现在了解
高血压分类及防治了吧。
3.2 继发性高血压 血压高有明确的病因,占5%~10%,这种高血压可能是由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和其他原因引起,要针对原发疾病治疗。
3 高血压分类3.1 原发性高血压 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能控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过量摄盐、吸烟、吃酒、缺乏锻炼、精神紧张等。
2.5 胰岛素抵抗 近年来认为胰岛素抵抗是2型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但胰岛素抵抗是如何导致高血压,尚未获得肯定解析。
2.4 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有许多特异性的离子通道、载体和酶,组成细胞膜的离子转运系统 ,维持细胞内外钠、钾、钙离子浓度的动态平衡。若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细胞膜通透性增强,钙泵活性降低,可导致细胞内钠、钙离子浓度升高,膜电位降低,激活平滑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使血管收缩反应性增强和平滑肌细胞增生与肥大,血管阻力增加。
2.3 心钠素学说 实验发现心房、肾脏和血管均含有心钠素,其主要生理效应是利尿、排钠、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并增加营养心肌血流量。可抑制血管紧张素促醛固酮的作用,并对抗儿茶酚胺的缩血管作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心钠素明显降低,高血压越重,心钠素越低,提示高血压的发生和维持,可能与心钠素不足有关。
2.2 肾性水钠潴留学说 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肾素可将血管紧张素原分解为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肺循环中转化酶的作用,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中枢,增加交感神经冲动发放或直接收缩血管。也刺激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引起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调节细胞外液及血管阻力。肾缺血时肾小球旁细胞血流灌注压低,肾素分泌增多,使血压升高。
2.1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学说 高血压患者血浆儿茶酚胺显着高于正常人,去甲肾上腺素的升高较肾上腺素更明显。长期过度紧张或精神创伤,致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亢进,血管痉挛收缩,血压升高。
2 发病机理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不详,主要有下列学说。
1.5 环境与职业 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1.4 遗传 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性肾排钠缺陷有关。
1.3 体重 肥胖者发病率高。
1.2 食盐 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d,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d,高血压发病率3%,4~15g/d,发病率15%,>20g/d发病率30%。
1.1 年龄 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1 病因高血压病因为多因素的,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凡血压持续增高达到高血压标准,而又可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对初次发现血压高的病人,宜多次复查血压特别是非同日血压,以免将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所引起的暂时性血压增高,误诊为早期高血压。对有疑问的病人,宜经一段时间的观察再下结论。
高血压分类及防治是怎样的呢?想了解一下高血压分类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