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知道如何防治
高血压病了吧。
(6)我国传统的医疗保健方法,如气功和太极拳,均能增进人体健康,若能配合保健按摩和尽量放松自己的行为疗法,则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5)适当开展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对于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者而言,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能解除精神过度紧张,调节生活,对防治高血压均有重要意义。可采用慢跑、步行、骑自行车、游泳、做体操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但应遵循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的原则。
(4)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和紧张工作。
(3)戒烟酒。
(2)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防止超重和肥胖。肥胖者应减肥。
3.预防措施(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的摄入量逐渐降至5克左右(约相当于食盐13克),适当增加钾、钙、镁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常见的抗高血压药分类 药名 用法利尿剂 双氢克尿噻 25毫克/日/2~3次速尿 20毫克/日/1~2次β-受体阻滞剂 心得安 10毫克/日/3次氨酸心安 25毫克/日/3次倍他乐克 50毫克/日/2次CCB 硝苯吡啶(心痛定) 10~20毫克/日/3次硫氮意酮(恬尔心) 30~60毫克/日/3次异搏定 40毫克/日/3次ACEI 巯甲丙脯酸(卡托普利) 25毫克/日/3次依那普利 5毫克/日/3次α一受体阻滞剂 哌唑嗪 0.5~1毫克/日/3次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应遵循个体化用药及联合用药的原则。在开始治疗时,采用小剂量联合用药效果好而副作用轻。老年人在降压治疗中要注意使血压逐渐下降,降到不低于正常血压水平时为好。若血压下降太快太低,会因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出现暂时性昏厥,可引起
脑血栓形成或
心绞痛。一般达到原来血压的70%~80%为宜,或收缩压下降3~4千帕(20~30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2~3干帕(10~20毫米汞柱),通常以症状消失、无疲倦、感觉良好、精神好为标准。若在降压过程中症状加重,就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诊疗网建议以下5类药物为一线降压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 α一受体阻滞剂。
(l)非药物治疗:包括限制钠盐摄入(摄盐量约6克/日)、减轻体重、适当运动等。
2.治疗原则治疗目的。①降低血压,使血压下降到或接近正常范围。②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和病残率,一般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
(3)临床表现:高血压病程进展缓慢,早期症状较少,随血压的增高,病人可有
头晕、头痛、头胀、颈部发紧、面红、
耳鸣、失眠、心情不稳等。血压的急剧增高可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出汗、视物模糊,亦可出现烦躁、抽搐、昏迷等。随着病程的进展,血压持久升高,有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在我国以心脑血管并发症(脑卒中)最为常见,其余的尚有心绞痛、
心肌梗塞、肾功能衰竭、眼底改变等。
(2)病因:绝大多数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它与遗传、高盐低钙膳食及肥胖等因素有关。
(l)诊断标准:我国目前一直采用1978年WHO中医诊疗网建议的血压判别标准:①正常成人动脉的收缩压(SBP)≤18.7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DBP)≤12千帕(90毫米汞柱)。②成人高血压为SBP≥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和(或)DBP≥12.7千帕(95毫米汞柱)。③临界高血压,指血压在上述两者之间。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