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近日调查的一份四川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表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青少年超重人群等已超过1000万人。从人群结构上看,城市高于农村、成人高于青少年。专家介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超重等都是诱发各类慢性疾病的潜在因素,而这些慢性病的发生又无一不与人们的饮食有关,在人们的餐桌上过多的高动物脂肪、植物油以及较少的蔬菜、谷物、杂粮等都成为主要诱因。正是由于川菜的高热量食品的大量摄入与谷物类食品的减少摄入,造成了慢性疾病在十多年时间呈现出高增长状态。时下广州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川菜火锅,食物虽美味,但背后将导致各种恶性疾病的健康隐患不得不防。
饮食观念导致人们的膳食不合理
专家介绍说,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多吃肉就会身体好,更有甚者认为吃得肉喝得酒就表明身体健康,殊不知恰恰是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很多人在饮食中无序无度。此外,粤人好食,而食川菜中多油多辣多盐,火锅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在吃火锅的时候不仅要用油碟,火锅中还有很多油,而且火锅的菜品通常以动物内脏为主,这些食物都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重要原因。
39温馨提示:
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提醒中青年人,要多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定时体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做好心理调适,利用各种途径舒缓心理压力。对于广大高血压患者,有关专家提出忠告,特别是要做到高血压“八项注意”:
1、减少食盐摄入量。高血压病患者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5克,大约小汤匙每天半匙,尤其对盐敏感的患者要更少。
2、保证合理膳食。高血压病患者饮食应限制脂肪摄入,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糕点、甜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鱼、蘑菇、低脂奶制品等。
3、有效控制体重可预防高血压。减肥、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法是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
4、戒烟。烟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5、限酒。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压升高,有些患者即使饮酒后当时血压不高,但过后几天仍可呈现血压高于平常。
6、增加体力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可采用慢跑、快步、游泳、骑自行车、体操等形式的体力活动,每次活动一般以30到60分钟为宜,强度因人而异。
7、注意心理、社会因素。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8、因为引发高血压的因素很多,每个病人的个体差异性也很大,降血压用药也不能随便套用别人的经验进行用药。
高血脂
简单说来,高血脂病人的饮食应注意“一个平衡” 和“五个原则"。
平衡饮食:患有高血脂,很多人就完全素食、偏食,这是个误区,对身体是很不利的。我们从饮食中获得的各种营养素,应该种类齐全,比例适当,如果在两星期内您所吃的食物没有超过20个品种,说明您的饮食结构有问题。
五个原则: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纤维饮食
低热量:控制饮食的量,旨在达到和维持理想体重。所谓理想体重通常是以“体重指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2,其理想值为22。体重超过理想体重之10%表示过重,超过理想体重之20%表示肥胖。对于体型肥胖的高血脂患者,通常是每周降低体重0.5-1公斤合适。
低胆固醇:每日总摄取量应低于300亳克,胆固醇只在动物性食品中才有,植物性食品中不含胆固醇。各种肉类(包括:鸡、鸭、鱼、猪、牛、羊等)胆固醇含量:平均每两约含20-30亳克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