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高血压 > 正文

人到中年舒张压偏高引发高血压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1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高血压的发病现在逐渐在“年轻化”,它已经成为我国现在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如果要想阻止越来越多的难治性老年收缩期的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我们就应该从及早的控制中青年的舒张期的高血压升高而做起。

流行病学专家在大范围内的调查发现:在不少小于40岁的青中年的高血压人群中,单纯的舒张期高血压占60%,40~49岁占35%。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65~75岁老年人高血压发病增长率仅为15%~18%,而35~45岁的中年人高血压发病增长率为62%~74%。

中年人的精神紧张致血压高在高血压的早期,特别是工作紧张的时候,中青年人交感神经常处于过度激活状态,这时就容易心跳增快,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脾气急躁,血压及心率波动较大,但休息时即可降到正常。临床上,不少中年人收缩压仅120~130毫米汞柱,但舒张压高达100~110毫米汞柱。为什么中年高血压初期大多是单纯舒张压升高,而收缩压不高,压差很接近呢?这是因为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脏收缩力量增加,排血量增加,加上周围血管处于收缩状态,中年人血管弹性较好,主动脉很容易扩张,心脏“打血”并不困难,因此,表现为收缩压不高。但是,当心脏舒张时,由于主动脉过度扩张,弹性好回缩有力,这时产生的压力就会比较高,表现为舒张压升高。病人常诉说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

药物治疗的相关信息按时服药防治卒中由不少的人认为:“收缩压不高,舒张压高一点不要紧,能不吃药就尽量少吃”“晚一点开始服降压药,否则要终身服药”“宁可买保健品或吃点中药防止血管硬化,不肯轻易吃降压药”。其实,这些错误认识都是因为他们对高血压这个无声杀手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所致。正确的观念是:中年舒张期高血压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早开始服降压药,如果等老了发生收缩压很高的收缩期高血压,全身动脉已硬化,甚至发生心肌梗死或中风(卒中)再进行治疗,则为时已晚。一般地说,中年舒张期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较老年纯收缩期高血压好。目前,临床常用的抑制交感神经的降压药中主要降舒张压的有以下几种:①兼有α1阻断的β受体阻滞剂(阿罗洛尔“阿尔马尔”);②α1点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高特灵”);③抑制神经介质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从而扩张外周血管的缓释异搏定。除上述药物以外,对扩张血管作用特异性较强的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施慧达”等),缓释非洛地平(“波依定”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科素亚)”、“奥美沙坦(傲坦)”等,都可以和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联合配伍应用,更好地降低舒张压。

减压+运动是双管齐下效果好多项的调查中证实,中年的舒张期高血压是长期的一种精神紧张引起的血压过度反应,常伴胸闷、心慌、疲劳等躯体症状。因此,病人除需要立即服用降压药以外,治疗的关键是努力进行心理减压,可采取自我音乐疗法、躯体推拿按摩等治疗。伴有焦虑症状或焦虑症和抑郁症同存的病人,还可以使用安定类镇静剂或复方制剂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研究还证实,长期运动后舒张压下降比收缩压下降更明显。中年舒张期高血压病人最好能够坚持长期运动锻炼,运动种类以较长时间(半小时到1小时)快步走和游泳等有氧运动最佳,尽量不要做冲刺、登高楼等无氧剧烈运动。

所以中年的舒张期的高血压病人一定是要及早的接受药物的治疗,并且一定要把血压降到理想的水平,同时还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抽烟少饮酒并且还要有节制的饮食。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