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高血压 > 正文

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研究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6-1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在人情绪异常激动时,会伴随一系列复杂的内分泌调节的变化。如果是良好的、平稳的情绪状态,对人的内分泌系统有促进作用,能为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增添新的力量,但是如果是激动的、消极的情绪活动,会对人的机体产生有害的作用,甚至引发高血压的发生,这时候再进行高血压的治疗,就异常困难了。

丹溪心法•头眩》指出“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获等汤治疗痰饮眩晕。明代《景岳全书•眩晕》己详细论述了忧思劳倦过度而致眩晕。忧思劳倦伤脾或劳心过度伤心,心脾受损,一方面可因痰浊上扰,土奎木郁,肝失条达而致眩,一方面脾阴不足,血失濡养,肺失肃降,肝气横逆而致。总之,继《内经》之后,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对眩晕一证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并且日趋完善。谈黎认为眩晕与痰有关。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与脾胃,健运失司,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从络病学说角度,提出高血压病理演变是由于病久不愈、正气亏虚,或外邪由气及血,终致津停血滞,蕴而化浊生毒,痰瘀、浊毒痹阻络脉而发为络病。结论认为“痰瘀阻络、毒损心络”是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正如叶天士所言:“邪与气血两凝,结聚络脉。”痰浊闭塞,气血郁滞,出现眩晕、头重身困、胸闷痰多、口黏纳呆、舌质紫黯或见瘀斑、苔腻、脉弦滑等症。其中尤以苔腻质黯为主,但见苔腻质黯便是,他证不必悉俱。

目前中医认为,高血压患者多因情志失调、抑郁恼怒、内伤亏虚、饮食不节、起居不慎等因素长期作用,致使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过久进而出现化火、伤阴、损阳、生痰、生瘀等病理变化。尽管引起高血压病的病因不同,但在其病变发展过程中均有可能出现瘀血的病机。老年人气血虚衰,肾气亏虚,脾虚而最终导致血瘀为高血压发病重要基础。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