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我国高血压发病综合分析表明,饮酒、吸烟、嗜盐、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不良婚姻状况、年龄、超重等与中国人高血压的发生有关,高文化程度及收入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保护因素。另有研究认为,影响高血压人群的不良饮食行为主要有:高盐摄入、高脂食物、蔬菜摄入量少等。
中国成年人高血压的区域聚集性及危险因素的多水平模型研究表明应高血压的发生不仅与个体肥胖、血糖升高、血脂异常和饮酒等危险因素有关,还受所居住区域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高血压的一级预防中,既要关注高危人群,还要重视以一般人群为基础的群体预防控制工作。高血压和肥胖的形成都是多种机制联合作用的结果,血压与中枢神经系统、遗传、盐的摄入量以及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肥胖的成因也是多方面的,和饮食、遗传、运动以及生理因素等相联系,因此肥胖与高血压的相关性不能就某一单方面而得出结论,应该全面,动态地进行研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年龄、男性、受教育水平低、饮酒、肥胖、腰围超标、高三酞甘油、高胆固醇是危险因素。不同膳食结构与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显著相关。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的比例越高,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越高。富于蔬菜、水果和碳水化合物的膳食可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DL-C的水平,降低其腰围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
综上所述,经济水平不同高血压危险因素不同,虽然遗传的作用不能低估,年龄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但无论经济水平较好组还是较差组的人群,均可通过更多的改善自身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来降低高血压患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