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近日,哈医大心血管研究所专家历时50年,完成了黑龙江省高血压病流行病学特点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省高血压发病率高达25.69%,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48.9%,也就是说超过半数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上了高血压。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梁兆光介绍说,高血压是心梗、脑梗、脑溢血等严重突发疾病的重要诱因。但是,病情和症状之间是不平衡的。
有的人病情并不重,但头晕等症状明显,相反的,有的人血压已经很危险了,却没有感觉。尤其是青壮年高血压患者,50%是无症状的,出现偶尔头晕、头痛等不典型症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经得病。
不知晓、不重视,再加上一天到晚忙工作、顾家庭,很多人都是拖到病情恶化时才就医。此时往往已出现心、肾功能损害,一些患者甚至吃着饭、聊着天就突发中风、心梗,经常发生猝死的惨剧。
“老病号”治疗误区多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已经确诊的高血压人群中,到医院进行规范治疗的也仅为25.33%。梁主任介绍说,临床上常见的治疗误区主要有三种——
误区一:认为“是药三分毒”,应尽量不吃或少吃降压药。事实上,降压药能有效降低血压,显著降低中风、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的风险。在推荐使用剂量范围之内,这些药物通常是非常安全的,可以长期甚至终身服用。
误区二:老病号久病自医。不少高血压“老病号”生病时间一长,就自以为已经久病成“医”,不再找医生开药、定期检查。病发时直接给自己开药,或是听说谁用什么药好使,不管是否适合自己买来就用。这样做对控制病情非常不利。一方面,病人本身有个体差异,用药应坚持个体化原则。另一方面,自行换药会引起血压波动,有可能加重病情。
误区三:降压药吃吃停停。有的病人只在自己感觉不舒服时才服降压药,感觉好了就停药。梁主任指出,降压药吃吃停停,会引起血压忽高忽低、上下波动。血压波动对血管的损伤,甚至比轻、中度高血压本身危害还要大。
规范治疗——遵医嘱、终身服药
血压得到控制的标准是:正常人不超过140/90毫米汞柱,糖尿病、肾病患者不超过130/80毫米汞柱。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在进行治疗的患者中,能够有效控制血压的仅为4.32%。梁主任指出,提高控制率的关键就是早发现、规范治疗。
首先,要养成定期测量血压、查体的习惯,即使是年轻人。正常人至少每年测量一次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血脂或血糖偏高、长期过量吸烟饮酒、年龄在55岁以上)每半年就要测一次。此外,还要去除危险因素,如科学减重、戒烟限酒,坚持低盐、低脂肪、低糖饮食,适当多运动、保持乐观心态等。
第二,高血压确诊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遵医嘱服用药物治疗。高血压是综合因素所致,患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病情、机体状况选择适宜药物,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要坚持终身服药。梁主任介绍说,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从根本上治愈高血压。降压药的药效一般在8-16个小时,最长的也不超过24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就会被代谢出体内,所以,没有一劳永逸的降压药,患者千万不要听信一次性治愈或不用终身服药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