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年纪大了,血压高点没关系,可以不治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只要血压超过上面提到的标准,就需要控制,否则容易引起多个脏器的损害,死亡率高。
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因为50%的高血压患者是没有症状的,等到有了症状才吃药,可能已经很危险了。中医诊疗网建议3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都要监测血压;血压控制稳定者,每周监测两次;血压尚未控制稳定者,每天都要测量。
血压下降缓慢,频繁换药。高血压是慢性病,治疗时应缓慢降压,理论上1―3个月内血压控制满意即可。如果血压偶尔有波动,中医诊疗网建议临时再加用一些降压药,但不推荐反复换药。
有新的降压药上市,要去试试。药品的价格跟降压效果不成正比关系,而且每个患者的发病机制不同,所以降压药不是越贵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使用时间长了,换换别的药。控制高血压的药物如果没有明显的副作用,血压又能控制满意,是可以长期使用的,没必要老换,否则机体容易产生耐药性。
睡前服用降压药。降压药物的使用时间,应该根据血压动态监测的结果决定,如果是夜间血压高,应该在晚上吃;如果是白天血压高,应该在早上吃;如果是凌晨血压高,应该使用长效降压药。一般人都是活动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所以大多数患者都是白天血压高,如果不恰当地在晚上用药,反而容易引起低血压、器官供血不足,甚至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血压控制好了就停药。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高血压不是感冒,吃几天药,细菌杀灭了、病毒控制了,症状好转了,就不用吃药了。血压控制好了,那是因为药物作用的结果,但导致血压异常的身体因素依旧存在,所以一旦诊断,就需要长期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