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
高血压与肾脏病变在不同情况下,互为因果,长期的高血压必然会累及肾脏,慢性肾脏疾病迟早会出现高血压,而在这种情况下,血压的升高和肾脏的损害,又可互相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许多肾脏疾病本身也可以产生高血压。高血压是许多肾脏疾病伴随的重要表现(继发性高血压)。随着肾脏疾病的好转,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升高的血压可降低至正常血压水平。而在肾脏疾病晚期即
尿毒症期,几乎均有高血压出现,此期的高血压,用常规的降压措施很难奏效,多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甚至肾脏移植。
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有(3)约有7%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在其病程中突然出现进行性血压升高,从而转化为恶性高血压,在血压发展至急性高血压时,肾小动脉发生纤维素样坏死,肾脏严重缺血,肾功能很快恶化,迅速进展至尿毒症。
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有(2)加速肾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而肾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肾动脉硬化后肾血流量减少,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血管收缩,水钠潴留,血压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有(1)肾硬化: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病程早期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明显的肾脏结构及功能上的改变,只是肾小动脉痉挛,肾脏自身调节功能减弱,如对高钠负荷及急性容量扩张等非生理状态的适应能力降低。经过一定时间后,由于肾小动脉持续痉挛,肾小动脉发生变性、硬化和狭窄,肾单位由于缺血发生萎缩和硬化,从而严重损害肾功能。其最早出现的是肾小管损伤及功能改变,病人表现为夜尿增多,实验室检查发现尿中有少量蛋白,以小分子蛋白为主(β2微球蛋白是其特征),尿比重减低,尿酸化能力减退。一般原发性高血压病持续稳定性发展,5~10年后可出现轻、中度肾小动脉硬化。病变继续发展,晚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代谢产物排出障碍,可逐渐发生肾功能衰竭,最终将发展成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