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高血压 > 正文

舒张期高血压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2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重视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防治

        国家卫生部近日公布了2005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前三位分别是:恶性肿瘤(约占22.94%)、脑血管病(约占21.23%)和心血管病(约占17.89%),并称慢性病已成为我国最沉重的疾病负担。显然,其中因心脑血管病致死者竟高达近40%,而多年来的多项临床研究业已证实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病因[1] 。它不仅引起小动脉硬化,还促进大中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动脉硬化及尿毒症,已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近年来循证医学的创立及对高血压研究的深入开展,国内外各项大宗临床试验结果的陆续公布,对高血压的研究已上升到相当高的水准。各国也相继颁布了本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但在所有的指南中均未将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单独列出,对方面的研究也为数不多。那么何谓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是否是因为它不会给我们带来危害而被忽视?所谓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简称IDH),是指在标准状态下测量的收缩压<140mmHg,同时舒张压≥90mmHg。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有相当多的IDH被忽视:他们一部分根本没有任何不适,伴有的头晕不适、精神萎靡被归于酒精作用或熬夜、加班所致而未与重视,甚至我们一些门诊医生也未充分认识到IDH的危害,致使这部分患者在相当长的时间任由IDH的危害吞噬着他们的健康,甚或出现心脑血管意外致残或致死,给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笔者曾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国外杂志Lancet文章研究发现,最高舒张压组(>110mmHg)的脑卒中危险为最低组(<79mmHg)的13倍。不管是脑出血还是脑血栓,舒张压每降低5mmHg,危险性几乎下降一半(西方人为27%~34%,东亚人为44%)。该文作者还预测,只要社区人群平均舒张压下降3mmHg,就可以防止每年37万例脑卒中死亡[2]。国外学者Bots等发现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舒张压之间也呈“J型”相关,舒张压在60~69mmHg时IMT最低,舒张压低于60mmHg和超过70mmHg,IMT都明显增加[3]。另外有一个42万人的前瞻性观察研究证明:舒张压与脑卒中呈十分明确的线性相关,即使在正常范围内舒张压与脑卒中也有明确的正相关,舒张压90mmHg的人发生脑卒中比舒张压70mmHg的人发生率明显较高,舒张压每增加7.5mmHg,脑卒中发生率增加46%,冠心病发生率增加19%[1]。可见IDH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视。尤其是近些年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居民膳食结构迅速变化与滞后的相关营养指导矛盾突出: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欠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知识的匮乏与对健康状况的忽视,造成了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人群的快速膨胀。其中IDH患者队伍人数激增,笔者也曾对这部分人群做过调查:发现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多见于男性和年龄较轻者,尤其是存在不良生活习惯者(吸烟、酗酒、睡眠不足)、工作紧张、缺乏锻炼、缺乏医疗保健常识和忽视健康者。并且提出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规律饮食,充足睡眠,每天进行有氧代谢运动45min,控制体重)在高血压尤其是IDH的防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国内另有报道对于白领工作者高血压的研究[4]:白领高血压以舒张压增高为多,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增高者以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者相对较少;心率偏快;临床症状多有乏力、胸闷、头晕、周身不适等症。文章强调了合理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定期查体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应用药物盐酸阿罗洛尔(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较好。对于单纯舒张压增高的患者,经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后仍居高不下者应予以药物治疗,但目前尚无效果确切或很明确的有效药物应用,不少学者认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β-受体阻滞剂可能有效,但需要个体化。笔者认为针对目前现状,确实应该加大对单纯舒张压增高患者的重视和管理,应该高度关注IDH的诊断与治疗,强烈呼吁将IDH列入高血压防治指南,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足够重视,才能真正将IDH的研究深入下去,才能真正降低IDH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危害,才能确实做到防患于未然,保障好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

上一篇:颈椎高血压
下一篇:高血压分期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