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能为您提供健康服务,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但这些内容仅供参考,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
四级:三级治疗效果不佳者,可换用胍乙啶或可乐宁。
三级:联合用药,三种药物并用。
二级:联合用药,两种药物并用,自小量开始,有效为止,若无效转入三级。
一级: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选用一种药物,一种无效可改用另一种。
(三)分级治疗:对一般
高血压,先用副作用少的药物,如未取得满意疗效可逐步加用一种或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考虑分级治疗。
(二)联合用药。
(一)个体化:根据不同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病程进展和并发症,而采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
三、药物治疗原则
4.氨苯喋啶。
3.速尿。
2.氯噻酮。
1.噻嗪类:是应用最广的口服利尿降压药,双氢克尿噻。
(五)利尿降压药。
(2)α受体阻滞剂:常用者有哌唑嗪。多沙唑嗪。
(1)β受体阻滞剂;柳胺苄心定是who推荐的降压药。醋丁酰心安。
4.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3.交感神经节后阻滞剂。使交感神经末稍中去甲肾上腺素贮存耗竭,而达降压的目的。常用药物有:(1)胍乙啶。(2)利血平。
2.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常用者有阿方那特,用于高血压脑病的治疗。
1.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1)可乐宁。(2)甲基多巴。
(四)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降压药。
(三)血管扩张剂: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常用药物有:1.硝普钠。2.长压定。3.肼苯达嗪。
(二)钙拮抗剂:是一组化学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的药物。由于抑制钙离子通过细胞膜上钙通道的内流,因而称为钙通道拮抗剂。常用药物有异搏定、硫氮卓酮及硝苯吡啶、尼群地平。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目前应用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
二、降压药物治疗。
一、一般治疗:高血压发病与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应注意劳逸结合,
治疗
二、鉴别高血压的原因:凡遇到高血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检查,以排除症状性高血压。
一、确定有无高血压:测量血压升高应连续数日多次测血压,有两次以上血压升高,方可谓高血压。
检查
第三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心力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⑤
心绞痛,
心肌梗塞,
脑血栓形成。
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②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③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
第一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
高血压病分期:
二、急进型高血压:也称恶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病的1%,可由缓进型突然转变而来,也可起病。恶性高血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40岁为最多见。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多在17.3kpa(130mmhg)以上,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状。视力迅速减退,眼底有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常有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迅速出现蛋白尿,
血尿及肾功能不全。也可发生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病程进展迅速多死于
尿毒症。
(六)眼底改变。
(五)动脉改变。
(四)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