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2 T-型钙通道阻滞剂
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存在L-型与T-型两种亚型。过去临床使用的钙拮抗剂均是阻滞L-型通道。由于以前缺乏特异性的T-型钙通道阻滞剂作为研究工具,目前对T-型钙通道的生理功能尚不完全明了。T-型钙通道存在于心脏起搏细胞,与心脏及血管的生长与重塑密切相关。在胚胎期,T-型钙通道有显著表达。而在成年,除了肥厚的心肌和血管壁外鲜见表达。选择性T-通道阻滞剂米贝地尔(mibefradil),对T通道的作用是对L通道作用的30~100倍[9]。与L型钙阻滞剂相比,T通道阻滞剂具有高度血管选择性,扩张冠脉而缓解心绞痛; 无负性肌力作用; 无反射性心动过速,并能减慢心率;副作用小[10]。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和心衰患者。由于米贝地尔能抑制蛋白激酶C(PKC),阻断了细胞的增殖信号,因而能强烈抑制血管重塑及平滑肌细胞增殖; 同时,它能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及内皮素对血管的收缩作用,甚至对PKC激动剂所致已收缩的血管起舒张作用。一项米贝地尔与ACEI的对照研究表明,米贝地尔在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保护肾功能方面略逊于依那普利[11]。米贝地尔的出现,不仅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武器,而且必将对T-型钙通道的生理功能的研究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3 咪唑啉受体兴奋剂
在高血压病的中枢调节中,压力感受器发放的冲动投射到延髓腹外侧核,孤束核,通过调节交感神经的传出冲动而调节血压。过去认为该中枢只存在α2-受体。传统的中枢降压药可乐定是通过刺激α2-受体,导致交感神经传出活动下降而降压。α2受体除与降压有关外, 尚致嗜睡,口干等副作用。现在研究表明,α2-受体主要存在于孤束核与蓝斑核,而腹外侧核主要是11-咪唑啉受体[6],只参与降压,不引起嗜睡。近端肾小管也存在I1-咪唑啉受体,受刺激后引起利钠作用。I1-咪唑啉受体兴奋剂为第二代中枢降压药。国外已开始使用莫索尼定(moxonidine)和利美尼定(rilmenidine),降压效果与可乐定相似,但副作用明显减轻。研究表明该类药物能有效抑制左心室肥厚,逆转血管重塑,抗心率失常,防止肾硬化,对血脂无不良影响,停药后无反跳现象[7]。最近Paul等[8]报道了莫索尼定能改善肥胖型SHR的糖耐量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4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内皮素是一种强大的血管收缩物质,除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外,尚能促进其它血管收缩物质,如5-羟色胺,血管紧张素Ⅱ等释放。内皮素受体分A,B两型(ETA,ETB)。ETA主要分布于心血管组织,ETB则分布于肾肺等心血管外组织。但有研究表明,在大多数高血压早期,尤其是无肾衰和动脉粥样硬化时,其血浆内皮素浓度正常,因而在高血压病发病中的地位尚待探讨。然而,内皮素主要是一种局部旁分泌因子而非一种循环激素,也仍有相当多病人的内皮素水平升高,其受体拮抗剂可以起到降压作用。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平滑肌和肾脏的ETA受体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的WKY大鼠,表明内皮素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BQ123和BQ153均系人工合成的ETA肽类拮抗剂,具有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和水溶性的特点,能有效抑制内皮素引起的升压效应。BMS-182874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ETA受体拮抗剂,对多种高血压动物模型均产生良好的降压作用[12]。Bosentan(Ro 47-0203)则是一种非肽类的混合型拮抗剂,能拮抗所有的已知内皮素受体,药理研究表明,Bosentan是一种有效的慢性降压药物,具有心血管靶器官保护作用,能减弱儿茶酚胺介导的致心肌肥厚作用[13] 。与ACEI合用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5 作用于5-羟色胺受体的降压药
5-羟色胺(5-HT)主要存在于脑组织,肠道嗜铬组织和血小板中。其受体根椐对不同配基的亲和力可分为7类,各类中又可分为若干受体亚型。5-HT1A受体主要分布于神经中枢,交感神经末稍及平滑肌细胞上,介导血管扩张,而5-HT2受体则/导致血管收缩。5-HT可通过HT2受体使体内缩血管物质如组胺,PGF2α,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多,作用增强,也能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某些类型的原发性高血压中起一定的作用。 酮舍林(Ketanserin)是高度选择性的HT2受体拮抗剂,兼有较弱的α1-受体阻滞作用,能干扰5-HT的缩血管作用,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器官血流增多, 血压下降 , 尚能阻断5-HT导致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14]。乌拉地尔(Urapidil)可阻断外周突触后膜α1受体, 兼有兴奋中枢5-HT1A 受体, 抑制外周交感神经张力, 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而降压。 本类药具有较强的血管扩张作用,因对中枢的5-HT1A 受体有兴奋作用而阻断反射性的心动过速。对心输出量,动脉压力感受器,心肺反射无影响。由于5-HT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本类药物尚未广泛用于降压治疗,也未见更新型的药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