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肝病 > 肝硬化 > 正文

病毒性肝炎的饮食调理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0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5、维生素。当肝脏遭受损伤而发生肝炎时,常使许多维生素的吸收、代谢受到影响。故饮食中应注意供给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和含有多种维

  4、脂肪。每日脂肪量为60克左右,或占总热量的20%以内。

  3、糖类。宜占总热能的60%~70%,不宜过多。除饮食之外,不宜加服过多的葡萄糖和水果糖,特别是肥胖者。

  2、蛋白质。肝炎患者宜供给高蛋白质饮食,每日每千克体重l.5~2 克,全日蛋白质100~120克,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5%~l8%。如有腹水而并无血氨增高的患者,每日每千克体重供给蛋白质2~3克。

  1、热量。若无发热及并发症时,成人每日热能宜2000千卡左右。若有发热等情况时可供给热量2400千卡左右。肥胖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限制热量、控制饮食,避免影响肝功能的恢复及脂肪肝的发生。

  食用高蛋白质、适量的糖类及热量的饮食,有利于肝炎疾病的恢复。其营养治疗的要求是:

  营养防治

  本病初起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一般是在验血或体检时才被发现。急性肝炎,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腹胀、肝脾肿大等,出现黄疸者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更多由急性肝炎转变而来,其中尤以慢性迁延性肝炎为多见,其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肝部疼痛、腹胀、食欲不佳、乏力,肝脏轻度肿大,有压痛、质软,脾脏多无肿大。本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通过病人的排泄物或血液,污染食品、水、食具和手,而经口传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任何年龄都可能感染此病。

  主要症状及传播途径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肝炎病毒主要分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种,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一般指肝脏炎症达 6 个月以上而未痊愈的肝脏疾病。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