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饮食调配方面,还应针对具体病情而定。如慢性
肝炎合并
脂肪肝的,则宜多食些含麸量高的杂粮,少吃糖米精面,还应少食或不食糖、
蜂蜜、巧克力等。慢性肝炎或急性肝炎有出血倾向的,不宜多食辛辣煎炸之物;腹胀便溏的,则宜少食些生冷滑利之物及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如韭菜、红薯之类。即使食水果,也应有所选择,如脾湿气滞的,可选用橘、柑之类;胃肠有热,大便干燥的,可选香蕉、鸭梨等;便溏不止的,可吃些煮苹果(勿放糖)、
莲子汤等。
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针对肝炎病人的病情,制定色、香、味俱佳的饮食,对于增加病人的食欲,改善病情,都有裨益。例如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有恶心或呕吐症状时,便不能仅仅从营养的角度强调病人多吃,实际上也吃不下去,即使吃下去了也会导致病人肠胃负担加重,进而影响肝脏的恢复。此时应调配一些清淡可口的食物如白糖
绿豆粥,能解毒降酶;莲子、欠实、糯米加适量冰糖烧汤熬粥,能健脾养胃;肉糜、熬粥,可增进食欲,补充适量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则可养阴通络。凡此之类,总以病人食后舒适为度,不宜大鱼大肉,膏梁厚味,加重肠胃及肝脏负担。
肝病患者如长期选择食用的食物单调或处理不当,或因偏食、挑食、忌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而使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机体患肝病未经积极治疗以致食欲不振,过多选吃滋补药品或乱用药物而引起食物和消化吸收及利用不良等,都可引起营养缺乏病。如缺乏蛋白质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可加重肝病病情;蛋白质供给不足或吸收不良,可使肝细胞修复缓慢,容易导致肝硬变、腹水症;患肝病又缺乏维生素D和钙、磷的幼婴,可兼患佝偻病或骨骼畸形,老年人则引起
骨质疏松,好发病理性
骨折等。反之,肝病患者如果过量进食,摄入量超过身体需要量太多,在引起
肥胖症的同时会发生脂肪肝,还可能增添
高血压,
冠心病等疾病,给肝病的康复带来不良影响。
肝病饮食的选择与肝病保健密切相关每种食物都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人体必须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养料以维持生命,滋养身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力所需。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是以食物中各种营养素含量的多少及其被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程度的高低等相对指标来衡量的。食物富含某一种或几种营养素,且易被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者,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人每日为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劳动能力,所需各种营养素的量,受年龄、性别、疾病和健康状况、怀孕、哺乳、劳动强度、工作等因互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情志改变对肝病患者的影响中医学把人体各种情志变化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简称为“七情”。正常情况下,七情只是人们对外界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情感反应,一般不具有病因意义,只有当某种情绪变化过激、过频或持续不解,导致脏腑气机失调,才成为致病之因。与肝病密切相关的情志变化主要有怒和思二种。“怒伤肝”,“思伤脾”,暴怒和忧思过度可导致肝胆和脾胃气机郁滞,功能失常而出现胸胁闷痛、腹胀、嗳气、纳呆、倦怠乏力、大便不调等,诱发或加重急慢性肝炎及
肝硬化的临床症状。因此,肝病患者只有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情,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但是,糖类食物并非越多越好。因为糖类在人体利用不了的情况下,会转化成脂类物质,不仅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患,而且还会导致脂肪在肝脏内沉积,形成脂肪肝,加重肝炎病情,使疾病不易痊愈。因此,糖类的补充也应适量。
肝病患者应摄入充足热量,以减少蛋白质消耗,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成年人每天摄入总热量不应少于8400千焦尔。
肝病病人如何食糖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一个分子的葡萄糖经完全氧化,可产生38个分子的ATP,而A TP是人体维持各种功能活动和代谢的能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