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措施基本同乙型
肝炎。鉴于HCV的传播以血液途径为主,因此要特别强调献血员的筛选。尚无疫苗预防。
组合干扰素(CIFN)治疗慢性丙肝具有更强的抗病毒作用,CIFN 15μg每周三次皮下注射,共48周,对原用其他IFN停药后复发的病人,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分别为70%和58%,对未用过IFN治疗的病人,只需用CIFN 9μg,每周3次,皮下注射48周,于24周及48周ALT复常率分别为68.3%与63.9%,HCV RNA阴转率分别为73.6%~65.4%。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IFNa-2a 基本相同。熊去氧胆酸(UDCA)用以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能使ALT下降40%,常用剂量为每日600mg,分次口服,6个月为一疗程。
基本与乙型肝炎相同,以干扰素或联合病毒唑治疗疗效为好。在接受IFNa治疗期间,约50%~80%患者的ALT可恢复正常。停药后复发率约为50%。有持久疗效者约15%~25%。如与病毒唑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病毒唑口服剂量由每日600mg增至每日1 000mg,最大可至1 200mg,共服6个月。副作用主要是溶血性
贫血,与剂量有关,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其他未见特殊副作用。
丙型肝炎的知识~~治疗和预防:
(二)慢性丙型肝炎诊断 临床符合慢性肝炎,血清抗HCV阳性,或血清和(或)肝内HCV RNA阳性。
(一)急性丙型肝炎诊断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或肝内HCV RNA阳性;或抗-HCV阳性,但无其他型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标志。
丙型肝炎的知识~~二、病原学诊断:
潜伏期2~26周,多数在输血后5~12周发生,平均7.4周。与乙型肝炎相比。其症状较轻微,无黄疸型较多见。常有肝脏肿大。急性期患者亦可有
关节炎、皮疹、肾小球
肾炎和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肝外表现。本病病程较长,ALT病初多波动,3~6个月后趋于正常。约50%~80%的病例可转成慢性(无黄疸型更易转慢性),其余的患者最终多康复。慢性丙肝中的20%患者将发展为
肝硬化。在急性丙肝流行中,常可见大量的亚临床型,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单项ALT升高,并无肝炎症状与体征。临床型与亚临床型之比为1:7.5。
肝功能试验同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的知识~~一、临床表现:
临床诊断
丙型肝炎(hepatitis C, 简称HC)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为靶器官的传染性疾病。HCV是直径约30~60nm的RNA病毒,可能属黄病毒科。我国的HCV基因型主要是Ⅱ型和Ⅲ型。主要通过输血、血制品、不洁注射、母婴和密切接触而传播。呈世界性分布,各国散发
性病毒性肝炎中,HC所占比例不同:日本为45%、美国为20%~40%,西德和澳大利亚各为19%、中国为11.8%~23.8%。
病理综述
丙型肝炎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