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中药的作用机理很难从单味药中能够试验得出全面结论,因为中医主要通过辩证论治,使用复方,从人的整体上调节其免疫力。现阶段中药实验的主要收获是发现
五味子能够降转氨酶,从而提取出五味醇(现在的西医院多数使用这个药降酶)。
《心肾疾病临证证治》(广东人民出版社)P69~81引自各有关文献的统计主要有如下中药:
人参、
黄芪、
白术、
猪苓、
茯苓、
黄精、淫羊霍、冬虫草、银花、
苦参、猕猴桃、香菇、灵芝、银耳、丝瓜。生地、五味子、芍药、
旱莲草、杞子可诱发γ干扰素。抗乙肝病毒的药有:
大黄、
虎杖、
黄柏、
紫草、
柴胡、
姜黄、白矾、
甘草(治乙肝药甘草甜素片就是从甘草提取出的有效成分)。
那么,现代中药药理实验证实能诱发干扰素的中药有那些?
日本还采用α干扰素与中药小柴胡汤、
桂枝茯苓丸和甘草酸合并使用,近年还用重组α干扰素与
肿瘤坏死因子联用。总病例155例,e抗原总转阴率48.4%(按:又要借中药的力量)。
以上由于病例太少数据无代表性。较有代表性的数字是:
国内熊开钧以粗制干扰素、无环鸟苷合用对8例试验,e抗原转阴率75%。
Yokosuka对6例进行试验,干扰素合强的松、阿糖腺苷e抗原转阴率66.7%。
Schalm对5例进行试验,以干扰素合无环鸟苷治疗乙肝,结果e抗原转阴3例,转阴率60%。
干扰素
肝炎治疗的不良反应:大剂量使用时可出现高热、寒战、低血压、恶心、
腹泻、肌痛及乏力等。初期可有流感样症状、暂时性
脱发、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亦可发生
贫血。但长期使用的副作用尚未见报道(按:即更是不知数的意思。)国外实验数据见p146,现挑最高疗效案例分析:
一般认为感染时间小于2年者效果相对较好。
“但表面抗原阴转率为9%~36%。”(按:报道的变化辐度太大无代表性)。
干扰素(IFN)的人用制剂主要有干扰素α、β、γ及基因重组干扰素。干扰素肝炎是广谱抗病毒剂,“它并不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揭开干扰素肝炎治疗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