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医诊疗网建议慢性乙型病毒性
肝炎的最终诊断应依据实验室的免疫血清学检查,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持续呈阳性反应。慢性乙肝的治疗主要有两方面的目的,其一是为了保护肝脏和用药物代替肝脏行使解毒功能,其二是对因治疗,为了对抗和消灭病毒,彻底治愈疾病。目前第一类药物应用的较多,而第二类药物的疗效不是很理想,而且用药过多,或用之不当,可能反而增加肝脏负担,弊多利少。因此,家庭用药应该得到医生的指导。
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一般在1年以上。其临床表现因轻重与有无活动性而不同。一般有食欲不振、厌油、恶心、疲乏无力、腹胀便溏、肝区疼痛、低热等症状;或有出血倾向、如
牙龈出血、鼻衄、皮下出血等;女子可伴有月经紊乱,男子常见性机能减退;视物模糊、心悸、失眠、多梦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肝外表现,如
关节炎、
肾炎、
脉管炎、皮疹、干燥综合征等。
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急性发病后迁延不愈,病程超过半年,仍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乏力,腹胀,肝区疼痛,每因劳累或情绪改变而加重;还可伴有恶心、便溏、口苦、低热,易怒,失眠,女子
月经不调等。上述情况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