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肝病 > 肝炎 > 正文

治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12-2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慢性病毒性肝炎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任何药物都不曾显示其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明确而肯定的疗效,因此目前仍在进行各种试验治疗。鉴于本病的发病原理可能与病毒株的毒力,受感染细胞的数量和患者免疫系统的效应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其治疗药物大体分三类: ①抗病毒药物:包括人白细胞干扰素、人体纤维细胞干扰素、人免疫干扰素、阿糖胞苷、磷酸阿糖胞、无环鸟苷、病毒唑、磷羧基甲酸、聚肌胞苷。其中以干扰素疗效较为肯定。 ②免疫调节剂:乙肝免疫球蛋白、左旋咪唑、乙肝疫苗、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卡介苗、免疫抑制剂、胸腺肽、猪苓多糖等,其中以免疫核糖核酸较为有效。③改善肝细胞功能 药物:如肌苷、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促肝细胞生长素等。

    在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中发现抗病毒药物对病毒复制期的病人有良好作用而非复制期病人则效果欠佳,根据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可分为三种情况。①病毒复制活跃:具有高滴度血清HBeAg 、HBVDNA阳性。仅有轻度特异细胞免疫反应及细胞毒效应。本组病人对抗病毒药物有效,使用免疫抑制剂无效而且可能有害。②病毒复制存在:有低滴度的HBeAg,不能测出HBVDNA ,对H BsAg的细胞免疫应答较强,肝细胞膜上有ZgG固着,病理上呈活跃性慢活肝改变,对靶细胞的细胞毒试验呈阳性反应。这类病人对免疫抑制剂有效,但对于抗病毒药物,疗效不能肯定。③少数抗-HBe阳性的慢活肝,没有病毒复制证据,可能病毒已清除,但自身免疫反应持续发展。本类病人对抗病毒治疗及免疫抑制治疗均可能无效。

    治疗慢性乙肝的目标是抑制HBV的复制,促使肝病缓解和预防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早期研究证明,中国病人对干扰素治疗有效率低,有副作用,且价格昂贵。目前临床评价新的抗病毒制剂拉米夫定和泛昔洛韦最有希望。拉米夫定对HBV逆转录酶和RNA聚合酶活性均有抑制,拉米夫定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抑制HBV复制的效用,使失代偿性肝硬化或肝移植后复发肝炎病人得到改善,用法为100mg/次,持续1年。泛昔洛韦是口服的喷昔洛韦的前体,可抑制H BV-DNA聚合酶活性,并抑制HBV逆转录的起动,且耐受性好,并能有效抑制HBV在慢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或肝移植后复发乙肝病人中的复制。两药短程治疗后很少有持续疗效,且有抗药突变体报道,目前仍是实验性治疗。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