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症状3.年龄 儿童及少年患此病者为多,以5~20岁发病率最高。4~5个月以下的婴儿较少受到传染。当新亚型引起大流行时,各年龄组发病率接近,但仍以5~14岁小儿为多,感染率几近50%。在局部流行年份,一般人群感染率为10%左右。年幼儿及老人、孕妇易得重症,病死率较高。乙型和丙型流感也以儿童患者为多,有人报告10岁前小儿大多已患过丙型流感。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2.免疫力 人类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但维持时间短,仅8~12月,不超过2年。各型及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且甲型流感病毒变异多。故人类常反复患流感,且易引起流行。①全身性抵抗力:与血液中特异性抗体高低有关,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水平常平行,病后2周达高峰,后渐降,8~12个月后降至病前水平。抗体从血液中渗入组织及其分泌物中,可起阻止病毒入侵及繁殖的作用。新生儿可自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第2~3月起明显下降,7个月时完全消失。不同年龄组小儿由于所接触的流感病毒流行株不同,其血液抗体构成也不同。细胞免疫方面已证实感染后NK细胞杀伤力及干扰素活力增高;②局部抵抗力:感染大多为呼吸道局部粘膜的表面感染,病毒不侵犯血流,潜伏期短,血清抗体防止感染作用受限,且不持久,故局部免疫力显得更为重要。局部粘膜受病毒感染后很快分泌特异性SIgA,对抗病毒入侵,起主要的局部保护作用。此外,局部发生炎症反应,粘膜纤毛运动增快,分泌物增多,起非特异排除病毒作用。且局部呼吸道上皮细胞受病毒感染后损坏变态,短期内病毒不易再度侵入,也起一定保护作用。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1.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尤以轻型患者及隐性感染者起重要作用,因其不易被发现,活动范围又广。健康带病毒者排病毒少而短暂,故在传播疾病上起作用不大。潜伏期末已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经飞沫由人到人直接传染。在起病3日内传染性最强,热退或一周后大多不再排病毒。飞沫污染手、用具、衣物等也可发生间接传播,但因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存活不超过30分钟,故传播机会不多。现已从抗原上证实动物(猪、马、鸟)流感病毒与人类流感病毒属同源,故动物流感可传至人群,但大多在流行初期作为启动因素或远距离传播上起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