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肝病 > 肝腹水 > 正文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机制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0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腹水在肝硬化主要合并症中最常见,其形成因素较复杂.主要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高动力循环使动脉有效血容量下降,随后激活了某些神经体液因素和肾内因素,造成功能性肾脏异常和水钠储留.引起腹水。
    一、门脉高压
    门脉高压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失代偿的重要标志。通过检测,发现腹水通过治疗减少后,门静脉血流量增加。当门静脉压力<12mmhg时很少形成腹水。回顾性研究表明,断流术与门体分流术相比。前者腹水发生几率远较后者为高。
    门脉高压时.在一些血管活性介质(如no)作用下.可使脾脏小动脉广泛扩张,后者又促使fi静脉流人量增加.因而即使建立了侧支循环.门脉压力仍可明显增加。此外,慢性门脉压增高引起小肠毛细血管压力大和淋巴流量增加也是腹水形成的重要因素。
    门脉高压与肾功能异常和腹水形成的关系至少从以下三方面得到肯定:①门脉高压引起脾脏和全身循环改变导致血管紧张素和抗钠利尿系统激活,引起肾性钠水储留。②肝脏压力增加引起肝肾反射导致钠水储留。③通过门体分流绕过脾脏区域的物质可在肾脏产生钠潴留效应。
    二、循环异常
    肝硬化患者全身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心每搏输出量明显增加,末梢血管阻力和动脉压力降低。最初血管阻力增加的场所是脾脏循环,此时在其他血管床有否动脉扩张尚有争论。一般认为与动静脉瘦的开放、对血管收缩剂敏感性降低以及循环中血管舒张因子的水平增加有关。在肝硬化动物模型或患者的血浆中高血糖素、血管活性小肠多肽、前列腺素f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多肽或血小板激活因子均增加。此外,肝硬化病人外周血no浓度远高于正常人,门静脉血中no水平亦高于外周静脉,提示脾脏循环中no产生明显增加。若给患者输注no合成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