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轮状病毒是引起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小肠上皮细胞,影响水和电解质的吸收,也影响肠上皮细胞一些酶的合成,使肠腔中形成高渗状态,导致大量液体移向肠腔引起渗透性腹泻。 
  一、临床表现
  2岁以下是发病高峰,尤其是6个月至1岁的婴儿,其中人工喂养儿发病率高,
  母乳喂养儿发病较低。
  轮状病毒肠炎多急性起病,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清鼻涕等。病初多有呕吐,24小时内出现腹泻,大便每日数次至数十次,为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无腥臭味。患儿常伴不同程度的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病程一般1周左右。
  * 为什么婴幼儿腹泻容易发生脱水? 
  1.吐泻使液体丢失量增加
  2.食物和液体入量减少
  3.因吐泻丢失电解质,使身体保留水分的能力减低
  4.多数伴有发热,呼吸加快,从皮肤和呼吸中排出的水分增加
  * 从哪些方面观察孩子有无脱水 
  1.体重迅速减轻
  轻度脱水:体重减轻3~5%
  中度脱水:体重减轻5~10%
  重度脱水:体重减轻10%以上 
  2.尿量减少,其减少程度与脱水程度成正比。
  3.前囟、眼窝凹陷,轻中度脱水眼泪减少,重度脱水哭而无泪。
  4.口干、口渴
  5.皮肤弹性下降
  二、实验室检查
  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和少数白细胞
  大便电镜检查:可见轮状病毒颗粒。
  大便中可检测出轮状病毒抗原。 
  三、治疗
  至今没有针对轮状病毒引的特效药物,所以治疗的重点是调整饮食、预防及纠正脱水、防止酸中毒。使用微生态疗法和肠粘膜保护剂有助于病儿康复。
  1.调整饮食
  既往对于急性腹泻,主张“胃肠道休息”,一般先采用8~12小时禁食治疗,研究及实践证明这种治疗方法是错误的。孩子因腹泻已经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如果再给予禁食,势必造成进一步营养素缺乏,使患儿的抵抗力降低,不利于疾病的康复。继续喂食保证了营养素的供给,能使孩子尽快恢复体力,而且不会因进食而加重腹泻和呕吐,所以除重型及呕吐严重的孩子外,其他腹泻孩子不要禁食,但要调整饮食。母乳喂养儿可同病前喂养,也可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儿可以根据病情暂时选用脱脂奶粉、低乳糖配方奶粉;已添加辅食的孩子应暂停喂不易消化的和含脂肪类多的食物,给予易消化流食及半流食,2~3天后转为正常饮食。
  2.预防脱水及纠正脱水:
  秋季腹泻引起的脱水90%以上属于轻度和中度脱水,首选用口服补液盐进行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盐(缩写ORS,各医院及药店均有售)内含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钠、葡萄糖,因糖和盐浓度相当,故有利于水和盐的吸收,能有效的纠正轻中度脱水。如使用改良ORS则效果更好。
  使用方法:每袋加水1000毫升。
  轻度脱水:50~60毫升/公斤体重,4小时喂入;
  中度脱水:70~100毫升/公斤体重,6小时喂入;
  要少量多次服用,最好每2~3分钟喂1次,每次10~20毫升。以上用量喂完后如仍有腹泻,用ORS液每袋加水1500,丢失多少就要补充多少。
  口服补液期间,如患儿呕吐剧烈、腹胀或脱水程度加重,应立即改用静脉补液;如出现眼睑水肿,改喂白开水,水肿消退后,如需要仍可继续服用。重度脱水、心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口服补液。新生儿应慎用。
  重度脱水或呕吐剧烈者要给予静脉补液。
  4.微生态疗法:服用妈咪爱、培菲康、双岐杆菌制剂、合生元、丽珠肠乐等。
  5.肠粘膜保护剂:思密达、必奇等。
  四、护理
  1.注意观察孩子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体温、脉搏等;
  2.观察大便次数、量及性状,观察尿量及进食情况,并做好记录;
  3.在口服补液过程中,观察脱水是否改善或加重,是否出现眼睑水肿;
  4.护理病儿前后都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5.每次大便后仔细清洗臀部,防止发生尿布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