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骨病 > 风湿 > 正文

什么是风湿?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8-0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概述】
风湿病是一种因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结缔组织炎症。病变主要损害关节、心脏,其次为皮肤、血管浆膜和脑组织等。以发热,游走、对称及多发性大关节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不同程度的心脏炎(即慢性风湿性心脏病,详见心血管系统),舞蹈病为主要临床特征。
急性风湿热常侵犯儿童及青少年,初次发作多在5~15岁,3岁以内婴幼儿极为少见,男女罹病机会大致相等。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发作季节以寒冬、早春居多,寒冷和潮湿是本病的重要诱发因素。
急性风湿热患者年龄越小,其复发率越高。急性发病期伴有明显心脏增大,心力衰竭或全心炎表现者,预后不良。风湿病属中医的“温热病”、“痹证”、“心痹”等范畴。

【病因病理】
风湿病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为幼年阳盛,或素体虚弱;外因为风寒湿等邪杂至,由表入里,郁于经络,阻遏气血,痹而成病。
病理变化为年少阳盛,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里热为外邪所郁,流注关节、肌肉,气血不利,发为风热痹。或素体气虚,卫表不固,风夹寒邪或湿邪,侵虚袭入,留于关节,郁于筋脉,气血凝滞,而致风寒痹或风湿痹。邪郁日久,则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经络而脏腑。如邪郁肌肤筋脉测见皮下结节。侵入营血,损伤络脉,则见皮下红斑。痹阻心脉,则见心痹。
此外,邪郁化热,耗气伤阴,每致气阴两虚之候。

【诊断要点】
1.游走性、多发性及对称性大关节酸痛或疼痛,可伴局部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关节外表现为发热,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心脏炎,舞蹈症等。
2.抗链球菌抗体(ASO)增高,血沉增快,黏蛋白增高,白细胞计数增高。

【辩证分型】
1.风热痹症状:高热,咽痛,烦渴,关节红、肿、热及游走性疼痛,皮肤环形红斑。舌红,苔黄,脉滑数。本型常见于急性风湿热。
证候分析:年少阳盛,疾病初起,正气尚未虚弱,邪气亢盛,正邪交争,邪热嚣张,肺胃津伤,则高热,咽痛及烦渴等症;风寒湿邪为热所郁,速从热化,闭阻经脉,流注关节测关节红、肿、热及游走性疼痛;邪入营血,损伤经脉,则见皮肤环形红斑;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邪热亢盛,正邪交争之象。
2.风寒痹症状:不发热或低热,关节不温无红,但痛如刀割,遇寒尤剧。面色白,皮下结节。舌谈黯,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本型常见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证候分析:风寒偏盛,则不发热或低热;寒客经络,气血凝滞,则关节不温无红,但痛如刀割,遇寒尤剧;寒盛阳虚,则面色白;寒凝血瘀,则为皮下结节;
舌淡黯、苔薄白或白腻,脉浮弦紧,均为风寒偏盛之象。
3.风湿痹症状:关节肿胀,麻木疼痛,或伴关节冷痛。舌苔白腻,脉沉濡。或伴身热不扬,关节热痛,口渴不欲饮,多汗。舌苔黄腻,脉濡数。本型见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证候分析:风挟湿邪,郁留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利,则关节肿胀,麻木疼痛;如挟寒邪,则关节冷痛,舌苔白腻,脉沉濡;如温郁化热,湿热蕴蒸坝u身热不扬,关节热痛,口渴不欲饮,多汗,舌苔黄腻,脉濡数。
4.邪痹心脉症状:关节疼痛微肿,或伴咽痛,胸闷或痛,气短,自汗,或心悸少寐。舌胖,色红或黯红,脉细数或结代。本型见于风湿病累及心脏,出现心脏瓣膜病变者。
证候分析:风寒湿邪,郁而化热,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袭于表则咽痛;滞留经络则关节肿痛;
痹于心脉,心血失运,则胸闷或痛;邪稽日久,伤阴耗气,气阴两伤,心神失守,则气短,自汗,心悸,少寐;
舌胖、色红或黯红,脉细数或结代,均为邪痹心脉,气阴两虚之象。

【分型治疗】
1.风热痹治则:祛风清热,通络除痹。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石膏30克(先煎)知母12克桂枝9克赤芍15克生地IS克桑枝20克秦艽9克忍冬藤20克随症加减:咽痛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5克,以清热解毒;瘀热入血,皮下环形红斑明显者,加丹皮12克、制大黄12克,以清热凉血化瘀;热毒化火,壮热剧痛者,加水牛角30克(先煎)、羚羊角粉0.6克(兑服)、制乳香、制没药各6克,以清热凉血,通络止痛。
2.风寒痹治则: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大乌头煎加味。
制川乌 9克(先煎)麻黄 9克桂枝 9克甘草 3克白芍12克威灵仙12克独活9克蜂蜜12克(兑服)随症加减:畏冷,四肢不温者,加当归9克、细辛3克,以活血通经;皮下结节者,加桃仁9克、白芥子6克,以温通活血散结;兼关节肿胀者,加防己12克、薏苡仁30克,以祛风湿。
3.风湿痹治法:祛风胜湿,通络除痹。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9克独活9克桂枝9克秦艽9克威灵仙12克桑枝20克当归9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随症加减:如关节冷痛兼夹寒邪者,加麻黄9克、制川乌9克(先煎),以助温散通经;关节热痛,身热不扬属湿郁化热,湿热蕴蒸者,加黄柏10克、苍术10克、薏苡仁30克、防己12克,以清化湿热。
4.邪痹心脉治则:益气养阴,祛邪通脉。
方药:生脉饮加味。
太子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防己10克木瓜10克秦艽10克海桐皮10克随症加减:咽痛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2克,以清热解毒;气短、自汗者,加黄芪30克、浮小麦15克,以益气敛汗;心悸少寐者,加酸枣仁12克、柏子仁12克、龙骨30克(先煎),以养心宁神。

【中成药】
1.小活络丸 每次3克,每日2次。
2.冂桐丸 每次5克,每日3次。

【简便方】
1.老鹳草、稀苍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适用于风湿病的风寒湿痹。

2.鹿衔草、薏苡仁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适用于风湿病的慢性期,体质虚弱、关节缓痛者。

【其它疗法】
外治法:大黄、生南星各15克,共研细末,醋调敷于急性发病期红肿热痛的关节处。
针灸疗法:针刺曲池、尺泽、阳陵泉、犊鼻等穴,也可为阿是穴(即疼痛部位)。风热痹加大椎,风寒痹加肾俞、关元,风湿痹加足三里、商丘等。根据辨证选择补泻手法,或拔罐法。
磁疗法:取穴同针灸法,用500~3000高斯的磁片,每次选2~4个穴,敷贴一周后更换穴位。
食疗法:黄芪15克、太子参10克、麦冬15克、薏苡仁30克、红枣15克,与猪心1只同炖,放清淡调料,熟后喝汤,吃猪心。适用于体质虚弱、风湿热反复发作而累及心脏者。

【注意事项】
1.风湿病具有反复发作倾向,易累及心脏而致风湿性心瓣膜病,故应在急性风湿热发作时及时治疗。
2.生活作息应避免感受风寒及长居潮湿阴冷之所。
3.积极锻炼身体,加强饮食调养,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