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近年来,因为我国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嘌呤、高蛋白饮食大量摄取,普通老百姓患痛风的人群数目日益变多。患者得了痛风以后,除了饮食要加以控制之外,病症重的,还须要使用某些药品来以控制病症。在这里就将就痛风药品治疗中可能产生的几个误区介绍一下。
第一,急性发作时用大量抗生素。痛风急性发作时,受累关节(很常见于拇指、足背)时常出现红、肿、热、痛及其功能障碍。除此之外,病症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发烧、白细胞上升。如不做具体的疾病史追问、身体检查及其血尿酸等等诊断,很轻松误诊为某些部位感染或发炎,随即给予大用量青霉素等等抗生素治疗。这是痛风治疗中最为很常见的误诊误治。因为痛风急性发作自身有一定的自限性,通常患者纵然无任何治疗,亦多可于病发作3-10日不断自然减轻。该种自然减轻时常被医生或患者误以为是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事实上,青霉素等等抗生素对痛风急性发作不但无效,而且可加剧病症,延迟减轻。这是因为注入人体内的抗生素大多由肾脏排泄而被清除,这与痛风的罪魁祸首——尿酸的肾脏排泄殊途同归。大家都从一个出口往外“挤”,青霉素“跑”出去多了,尿酸自然“跑”出去就少,其结果是血中尿酸反而上升,进而加剧病症。
第二,急性发作时单用降尿酸药治疗。风湿是一种慢性病,多半患者时常遵医嘱长久使用痛风利仙或别嘌呤醇等等降尿酸药品。有一些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时盲目加大降尿酸药品用量,以期终止发作,防止疼痛,结果却适得其反。痛风利仙及其别嘌呤醇在药典上属抗痛风药。前者可变多尿酸的肾排泄,后者可抑制尿酸的形成。其一起作用可下降血中尿酸的浓度,纠正高尿酸血症,预防痛风石、肾结石、痛风肾等等痛风慢性病变的发生,故主要适用于慢性期痛风。但降尿酸药并没有消炎止痛的作用,非但无法解除患者的剧痛,对终止急性发作也无效。急性发作时单独运用,因为人体内尿酸池的动员,血尿酸可在进一步上升,引发转移性痛风发作,病症会所以严重。
第三,长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为消减急性炎症反应,解除疼痛,终止发作,医生常给痛风急性发作患者开消炎痛等等非甾体抗炎药,而且用量较大,逐日使用次数也较多。但此类药既不影响尿酸代谢,也不变多尿酸排泄,都属于对症治疗,并非对因治疗。而且此类药品反作用较多,除严重胃肠道反应外,还可引发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所以,倘若急性发作过后,即应快速减药,暂时内停药。笔者在临床实践诊治进程中,曾遇见一位痛风患者,饱受痛风复发之苦。他听人说消炎痛可预防痛风急性发作,故逐日超常规用量使用。一年后化验发现,他的血肌酐(肾功能不全的主要标准)已上升超过正常值的一倍。我怀疑这可能与患者长久使用消炎痛有关,随即让患者停药,不久肾功能即痊愈。
第四,倘若尿酸增高就服降尿酸药。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生化标志,但并非痛风的同义词。绝大多半高尿酸血症终身不发作为痛风,仅5%~12%的高尿酸血症会发展为痛风。对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不一定须要长久降尿酸药品治疗,因为降尿酸药品都有反作用,别嘌呤醇所致的剥脱性皮炎甚至是可引发死亡。高尿酸血症患者需定时随访及其复查。如有明显的痛风家族史,尿酸增高得特别明显,或是已出现临床实践症状者可思考药品治疗。即便已有一两次痛风急性发作,也不一定立即就须要药品控制。这是因为痛风复发频次有较大的每个人差异,有的人一生中仅发作每次,以后再也不发作,更无转为慢性之虞。通常以为每年有两次上面发作,或有痛风石、肾损伤表现,或经饮食控制血尿酸仍显著上升者方须要用药控制。
第五:肾损伤者仍继续使用排尿酸药。痛风利仙虽为特效降尿酸药,但毕竟还属排尿酸之列,与以前时常使用药品丙磺舒一样,均经由肾脏促排,使尿中尿酸变多而实现下降血尿酸的目的。一方面,尿中尿酸变多可引发尿酸性肾结石,这样对痛风患者不利。另一方面,如痛风已发展到有肾损伤的地步,纵然采取外力来促排,收效也甚微。所以,痛风利仙仅适用于血尿酸增高、肾功能尚好的患者。对年数>60岁、可疑尿路结石者也应谨慎使用。
从上面几点大家可以看出在用药方面有许多须要关注哪些问题,不是所有的风湿痛风病均可以采用哪种药品,因而大家要遵守医生的嘱咐,自身在药店买药的最好询问一下药店的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