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由澳大利亚墨尔本默达克儿童研究所针对2000名年龄在5至10岁的少年进行的儿童肥胖与生活质量关系之间的持续性追踪研究结果正式对外公布。结果表明,少年儿童的肥胖程度与其生活质量呈现出绝对的反比趋势,也就是说越胖的孩子,他的生活质量就越低,而这里所指的生活质量实际上涵盖了生理与心理两方面。
针对这一结论,研究员詹安·维廉姆斯博士解释说:“之所以说肥胖程度越严重的儿童其生活质量就越低,主要是因为超重或肥胖少儿本身在生理方面就面临着较非肥胖儿更高的患病几率,其中主要包括心脏类疾病和糖尿病等,而且由于他们的体形等生理原因,经常遭到他人的排斥、取笑和歧视。但是,最为令人担心的还是肥胖给这些少年造成的心理压力与创伤,最主要的特征表现包括经常性的喜怒无常、过分的自卑、缺乏自信,同时也更不愿意融入社会,对参加集体活动或与别人沟通有较强的抵触心理,而且任何负面经历都极有可能为其今后的成长带来长期甚至是永久的伤害。”
另外,这一研究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那就是在被进行持续性追踪研究的逾2000名儿童中,真正严重肥胖或超重的并不占多数,而针对研究结果所进行的分析也同样证实,一旦少儿的体重超出相应年龄段的正常平均体重范围,其生活质量就开始呈现出随肥胖程度加剧而同步走低的现象。看来,即便是轻微肥胖或超重的儿童,他们也一样需要被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