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性
肠梗阻如存在胆道肠道瘘,在病人情况许可下可一起予以治疗。病变胆囊应予切除,肠道瘘口旁疤痕组织应予切除后修补瘘口。如病人情况不许可,可手术恢复后再择期手术。
胆石性梗阻与蛔虫梗阻不同,在梗阻形成后胆石很少能自行移走,所以原则上应手术治疗。作右下腹旁正中切口进腹。探查证实诊断后先试着挤捏结石,看能否捏碎,如能捏碎则可将碎屑送向远侧肠道而解除梗阻。如胆石不能捏碎就需切开肠壁取石。可将胆石向近侧挤动,在健康肠段上作切口取出之。同时检查肠道内是否尚有其他胆石,尤其多面形结石往往是多发性。如有则一并取除。
蛔虫性肠梗阻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可经胃管缓缓注入氧气,注入量儿童每周岁80~150ml,每次总量不超过1500ml;成人每次2000~3000ml。注入后第二天如无蛔虫排出而症状亦无明显好转,可重复治疗1次。也可用氧气灌肠治疗。灌肠器可用
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器。通过一根放置直肠内的气囊导尿管缓慢地灌入氧气。注氧量依病孩年龄而异:3~6岁在1000ml以下;7~10岁1200ml;11~14岁1500ml;成人可灌入2000ml。注入速度以半小时注入总量为宜。绝大多数病人在一次灌肠后
腹痛和腹块消失,半数以上病孩排出蛔虫。如效果不明显可在6小时后重复1次。此法简单有效。但对肠管血供已受障碍者禁用。对有水、电解质、酸硷平衡紊乱者宜先予纠正后再灌肠。当上述非手术治疗无效或临床上出现绞窄征象时,应剖腹探查,切开肠壁取虫,必要时作坏死肠段切除。
胆石性肠梗阻病人往往有胆石症发作史,尤其在发生肠梗阻前有一次剧烈胆绞痛发作更提示有本病的可能。X线腹部平片有很大帮助。除肠梗阻的X线表现外,尚可能见到胆管内气体显影,或看到原有的
胆结石位置改变。
蛔虫梗阻常在病孩服驱虫药后发病,主要症状为脐周阵发性腹痛,可伴呕吐蛔虫。体检时可扪及条索状质软的肿块,质地和形态可改变。腹部X线平片除扩张的小肠肠曲外,常可看到梗阻处成团的蛔虫影。
蛔虫性梗阻乃由於大量蛔虫聚积成团,刺激肠壁引起痉挛而造成梗阻。胆石性梗阻大多由於较大的胆结石入肠所致。胆囊结石病人反复发作急性
胆囊炎,使胆囊与邻近的十二指肠,结肠或空肠产生粘连。以后溃破成瘘,结石经瘘口进入肠道后顺肠腔向下移动。当然胆石也可通过总胆管下端的正常通道进入肠内。当结石向下移动到生理或病理狭窄部时就可以停留而造成梗阻。回肠末段是小肠最窄处,所以胆石常堵塞於该处。蛔虫和胆石梗阻均是单纯性梗阻,但如病程较长,也可引起肠壁缺血、坏死、穿孔而产生
腹膜炎。
肠道可因腔内为异物堵塞而形成梗阻(蛔虫梗阻、胆石梗阻),这类梗阻大多为单纯性和不完全性。阻塞物可为蛔虫团,胆结石、硬币等。蛔虫梗阻一般见於13岁以下的儿童,而胆石梗阻多见於老年人。欧美各国肠腔堵塞的主要原因为胆石。50、60年代蛔虫性肠梗阻在我国较为多见,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知识的普及,蛔虫性梗阻已较少见,上海中山医院外科1979~1988年间仅收治1例成人蛔虫梗阻。另一方面,随着饮食习惯的逐渐与欧美各国接近,胆石症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胆石性肠梗阻也将越来越多。上述10年间我们收治胆石性梗阻2例。
formattex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