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病因
系由水疱-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对此病毒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此病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民间称为蛇胆疮,缠腰龙,飞蛇等称。
特征
带状疱疹又称急性带状疱疹(AHZ),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此病发生的病理机制为:本病在无或低免疫力的人体(如儿童)中引起原发感染,病原体VZV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即水痘。水痘症状消失后,感染的病毒以潜伏形式长期存在于脊神经或颅神经的神经细胞中,被某些因素激活后,病毒从一个或数个神经节沿相应的周围感觉神经到达皮肤,在神经末梢迅速繁殖并破坏组织、细胞,使之发炎、出血、死亡而发病,引起复发感染,即带状疱疹原发感染患水痘后,少部分人能复发感染即患带状疱疹;大多数人携带病毒终身不复发感染。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产生抗体,终身免疫,会有部分患者转为后遗神经痛。如泛发则应警惕潜在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我们接诊中发现两例连续出现带状疱疹患者,建议检查后发现患有胰腺癌。患病后要尽早就医,正确治疗,越早越易治愈;反之,则病情加重,疼痛加剧,轻者遗留神经痛,重者会发生意外。
本病原发感染后,病毒就躲进了神经节中,尚无办法清除,也无法预测复发时间,所以无从预防。但已发现复发感染为带状疱疹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密切,如老年人、局部创伤后、系统红斑狼疮、淋巴瘤、白血病、艾滋病以及长期接受皮肤激素、放射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最易感染,且病程长,病情重,后遗神经痛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