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肠炎如何治疗上,西医主张及早消除影响免疫力的因素,如发病后应尽早停用抗生素,减少放化疗剂量,并加强输液等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同时采取抗真菌治疗,另外给予肠道微生态制剂,如口服含正常肠道有益菌种的生态制剂,纠正失去平衡的肠道菌群,对治疗有一定辅助作用。
中医认为,霉菌性肠炎多在脾胃气阴亏虚的基础上发生,气虚则推动无力,阴亏则胃肠失于濡润下降,最终导致肠道气机运行不畅,浊邪内聚不散,久而蕴成湿热毒邪,久留不去。
霉菌性肠炎的腹泻特点是:大多发生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后,轻者腹泻水样,重者水便中可见漂浮脱落的伪膜,甚至泻下血样便,每日可达10次以上。本病常继发于上消化道念珠菌病,可见“鹅口疮”,侵犯食道时还可见咽痛、吞咽困难、厌食、呕吐,甚至呕血。皮肤局部一般也有念珠菌感染、糜烂的征象。正常人患病有时仅有不明原因的腹泻,其他症状缺如或轻微。严重的患者念珠菌可扩散全身,引起其他呼吸、中枢神经组织的病变,以至出现败血症、休克等危急征候。
霉菌性肠炎是由霉菌侵袭肠道黏膜引起的一种溃疡性伪膜性肠道炎症。霉菌属真菌范围,致病性霉菌的种类一般不下20余种,造成霉菌性肠炎最常见的是一种叫白色念珠菌的真菌。它除引起肠炎外,对整个消化道都可侵犯,人们一直听说的“鹅口疮”就是白色念珠性口腔炎的俗称。其他常见的还有念珠性食道炎等。本病一般只限于抵抗力被疾病或药物消弱的患者,多见于因肿瘤而行放化疗的病人,以及长期接受抗生素或激素治疗、有糖尿病等消耗性慢性疾病、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由于该菌在正常人群中有健康带菌或真菌易感者,一旦抵抗力下降或服用抗生素不当,正常人偶尔也会发病,但较为短暂,易于治愈。
我的宝贝5个月大,他在9月22日时就因为吃了不清洁的食物得了细菌性肠炎,后发展为秋季,经过7天的抗生素治疗后有明显好转,可是过了几天后,也就是10月6号晚上开始大便又有一点红色的大便,经过后白细胞为4个加,经过昨天服用了头孢克洛后,今天打了克林霉素后,白细胞为2个加,真菌孢子一个加,请问有什么好的肠炎如何治吗?
小儿霉菌性肠炎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