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肛肠病 > 肠炎 > 正文

中药治疗慢性肠炎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1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四神丸中补骨脂补肾阳;肉豆蔻、吴茱萸温中散寒;五味子收敛止泻。配合理中汤温中健脾,主治脾肾虚寒之腹泻。如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入益气升阳及收涩之品,如人参、黄芪、诃子肉、石榴皮,赤石脂、炒米壳之类,亦可合用桃花汤以固肠收敛止泻。   方药:理中汤合四神丸。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分析: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土,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见脐腹作痛,肠鸣而泻,泻后自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均属脾肾阳虚不足之征象。
  症状:黎明之前,脐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止泻之功。
  方药:痛泻要方为主。
  治法:抑肝扶脾。
  分析:七情所伤,情绪不稳,激怒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乘脾,失其健运,故腹痛则泻。肝气不舒,疏泄失常,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脉弦,均为肝旺脾虚之象。
  症状: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腹痛,腹泻,舌淡红,脉弦。
  不知道中药治疗慢性肠炎是怎样的?
  慢性肠炎主要包括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未彻底治愈而演变成的慢性肠炎等。其主要症状有腹部胀痛,大便稀薄并带有黏液,有的甚至带有少量脓血,排便次数增多,每日2~3次或更多。
  中药治疗慢性肠炎效果怎样?不知道中药治疗慢性肠炎可行吗?
上一篇:治慢性肠炎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