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肛肠病 > 肠炎 > 正文

什麽药治疗肠炎效果好而且不复发啊?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2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西医疗法】
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捎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品,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必要时可服用止吐、止泻药。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如黄连素0.3克口服,每日3次。但应防止抗生素滥用。
【中医验方】
1.湿热下注型 腹痛即泻,大便急迫,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理肠止泻。用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黄芩、黄连、茯苓、木香、白芍各10克,滑石3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也可用香连丸每次6克,每日3次。
2.寒湿内盛型 泄泻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呜,脘闷食少,或兼寒热、头痛、身困、口干不欲饮,小便短少,苔薄白,脉濡缓。治宜散寒化湿,健脾止泻。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紫苏、陈皮、半夏、茯苓、大腹皮、苍术、白术、炙甘草各10克,桔梗、厚朴、生姜、大枣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
【民间偏方】
方1 将生姜120克,黄连30克,文火烘炒加姜汁拌匀,以干为度。每服6克,绿茶送服,每天5次。有清热、渗湿、止泻的功效,治疗湿热型急性肠炎。本方对湿热泄泻呕吐者非常适宜。
方2 用木棉花30—50克,白糖适量,清水2碗半煎至一碗,去渣饮用。可以清热、消炎、止泻。
【饮食疗法】
方1 止泻茶治肠炎
【原 料】四川绿茶、金银花各9克,玫瑰花、陈皮各6克,茉莉花、甘草各3克。
【制用法】将上药用沸水浸泡(加盖封闭,勿令泄气),10~12分钟后方可服用。每天可分3—5次频频饮之。小儿用量酌减。
【功 效】消炎抗菌,收敛固肠,理气止痛,消化内积,活血止血,强心利尿,清热解毒等。适用于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泄泻等。
方2 葛根荷叶田鸡汤治肠炎
【原 料】田鸡250克,鲜葛根120克,鲜荷叶15克。
【制用法】将田鸡活杀,去皮、内脏及头爪,洗净;葛根去皮,洗净,切块;荷叶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汤食肉。
【功 效】解暑清热,止湿止泻。适用于急慢性肠炎属湿热内蕴者。证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大便泄泻,泻下秽臭,肠鸣腹痛。
方3 蒜头粥治肠炎
【原 料】紫皮蒜1~2头,面粉50克。
【制用法】大蒜去皮洗净,捣成蒜泥,面粉加清水和成糊状;锅内加水200毫升,待水开时将面糊缓缓搅人,边倒边搅,然后放入蒜泥、食盐调味。作早、晚餐。
【功 效】除湿解毒,温中消积。适用于急性肠胃炎。
方4 柚皮茶姜糖治肠炎
【原 料】老柚皮9克,细茶叶6克,生姜2片。
【制用法】将上药一齐煎水,或将柚皮(柚子壳)、茶叶等量,研成细末用生姜煮水送服均可。每日3次,每次6克。
【功 效】清热止痛,收敛止泻。适用于急性胃肠炎。
【生活宜忌】
1.严防病从口入
急性肠胃炎都是起因于食物,因此严把食物卫生关是预防此病的关键。搞好饮食、饮水卫生和粪便管理,大力消灭苍蝇,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冰箱内的食品要生熟分开,进食前要重新烧熟烧透。饭前便后要洗手,蔬菜瓜果生吃前要消毒,外出度假要选择干净卫生的饭店等都是应注意的有效预防措施。
2.用醋和大蒜消毒
如果你外出吃饭,为防止可能的危险,你可以向服务员要一碟醋和几瓣蒜,蘸着醋就着大蒜结束这顿饭会给你的健康上一份保险。
3.补充液体
如果你不幸被细菌感染,这些细菌刺激你的肠道,并藉由上吐下泻,使你损失许多水分。此时,你需要多喝液体,以防止虚脱。白开水是最佳的补充液,其次是其他透明的液体,例如苹果汁、高汤或清汤。补充水分时,勿一口气全吞下,以免又引发呕吐。
4.补充电解质
呕吐及下痢皆会流失重要的电解质——钾、钠及葡萄糖。可以啜饮电解质饮料,例如口服补液盐来补充。或自己调配,作法如下:将果汁(含钾)与1/2茶匙的蜂蜜或玉米糖浆(含葡萄糖)以及一撮食盐(氯化钠)均匀混合即可。
5.避免制酸剂
制酸剂能减少胃酸,但也能减低你的抗菌力。如果服用制酸剂,可能使细菌快速且大量地繁殖。
6.勿急于止泻
下痢表示你的体内正试着排出毒素。在某些情况,服用止泻剂可能干扰体内对抗感染的能力。因此,最好顺其自然,让肠内有害的细菌排出体外。如果你觉得有必要服用药物,请先向医师咨询。
7.饮食清淡
通常在下痢或呕吐平息后的数小时到一天内,你便可以开始进食,但需慢慢来,因为受过伤害的胃现在仍虚弱。先从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可以吃些麦片、稀粥、布丁、饼干或高汤。避免高纤维、辣味、酸性、油腻、多糖、乳品等食物,以免刺激胃。应该如此遵循1~2天,好让胃有时间恢复正常。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