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根据用药史,即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或停用抗生素后短期内,特别是在应用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后,突然出现无细胞的粘液腹泻;或腹部手术后病情反而恶化,并出现腹泻,应想到本病。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内镜检查及X线检查即可确诊。
本病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多在 10×109/L~20×109/L以上,甚至高达40×109/L或更高,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有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失常或酸碱平衡失调,粪常规检查无特异性改变,仅有白细胞,肉眼血便少见。粪便细菌特殊条件下培养,多数病例可发现有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生长,粪内细胞毒素检测有确诊价值。将患者粪的滤液稀释不同的倍数,置组织培养液中,观察细胞毒作用, 1∶100以上有诊断意义。污泥梭状芽孢杆菌抗毒素中和试验常阳性。
用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肉眼和活体显微镜下,可发现本病的特殊病理变化。
X线腹部平片显示肠麻痹或肠扩张,钡灌肠造影示肠壁增厚、水肿、结肠袋消失,但都缺乏特异性,故诊断价值不大。空气钡剂对比灌肠检查可提高诊断价值,但有肠穿孔的危险,应慎用。
本病应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Crohn病、缺血性肠炎以及艾滋病结肠炎等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