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肛肠病 > 肠炎 > 正文

肠炎清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0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据此,自1996年以来,选用清热祛湿,行气活血,益气之 药物组成协定处方“肠炎清” 内服,取得良好疗效,且复发率低。肠炎 清胶囊是由大黄、牡丹皮、黄连、薏苡仁、白花蛇舌草、木香、乌药、 黄芪组成。外用天灸膏由生白芥子、细辛、延胡、甘遂组成,敷贴于既 定穴位(大肠俞、脾俞、肾俞)上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本研究观察了内外合治UC15例,总有效率达93.33%,同时与肠炎 清组15例(总有效率73.33%)及结肠炎丸组15例(总有效率53.33%) 作对照,结果内外合治组明显优于结肠炎丸组,与内治组疗效的差异无 导师:余绍源 罗云坚 黄穗平 显着性意义。通过临床应用健脾益气、清热化湿、解毒活血法治疗UC, 观察了肠镜、血象、肝功能、免疫学指标的变化从古代文献、现代实验 与临床研究等方面论证了UC的病因病机;肠炎清从经络角度和现代敷贴法原 理控讨了天灸膏的外治作用。

  1997年10月由国家 中医管理局医政司提出,把UC归为“大瘕泻”范畴。我们认为:本病的中医证候特点是湿热内蕴,久病入络气虚血瘀。 病理基础以脾虚为本,湿热、肝郁、瘀血为标。治疗以“急则治其标,缓 则治其本”为原则。急则采用清热化湿、解毒活血等治法,平时以健脾益 气补肾为主。

  尽管上述两类治疗UC的经典药物在疾病初期可较快控制症状,临床缓 解率高,且新制剂全身副反应相对减少,但因其停药后易复发,长期用 药副反应增多,部分顽固性患者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寻找更为理想有 效,副反应少的药物成为重点。 本病在中医学属“肠风”、“泄泻”、“肠澼”、“滞下”、“痢疾”等范畴。 因所下之物如涕如脓,粘滑垢腻,排出时辟辟有声,故《素问·通评虚 实论篇》称“肠澼;因其泻下不爽,粘滞重坠,《局方发挥》称之为“滞 下”。这些病名都是从一个侧面描述了本病的特点。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简称UC)是一种病 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在慢性腹泻专科中较为常见。病 变主要影响结肠粘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 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带血、脓和粘液 及腹痛。现代医学对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未能建立理想的动 物模型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成为溃疡性结肠炎是难点和重点。对活动期 UC治疗的有效西药多年来基本上还是氨基水杨酸类和皮质类固醇激素。

  摘要:

  肠炎清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上一篇:肠炎黄连素
下一篇:肠炎宁孕妇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