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阴亏证:表现为大便干燥、秘结难解,形体消瘦、咽干少津、面色萎黄,伴有心慌、头晕,口唇、指甲色淡白,舌体瘦小、苔薄、质淡红,脉虚细数,可以用五仁丸加减。
中气不足证:主要表现为大便秘结或虽有便意但无力排便,汗出气短、倦怠乏力,此为气虚便秘,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肝郁胃热证:主要表现为恶心、口苦、便秘、胸胁胀满、烦躁易怒、舌苔黄厚、脉弦数或脉弦滑数等,可用大柴胡汤、麻子仁丸和承气汤等润下、泻下剂。
脾肾阳虚证:主要表现为黎明之前出现腹泻,多为不消化的食物,伴有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体胖大、质淡白、苔白,脉沉细,可用四神丸和理中汤加减。
胃肠湿热证: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黏腻臭秽,可伴有腹痛等,舌红,苔黄腻,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肠胃痰饮证:主要表现为腹泻和便秘交替、腹胀、肠鸣音亢进,脉弦。治疗可用苓桂术甘汤加减。
糖尿病性肠紊乱主要表现为: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应该针对症状采取对策。西医对于肠紊乱使用的是导泻剂,如酚酞(果导)、蓖麻油、硫酸镁等口服,或者使用润滑剂,如甘油或石蜡油塞肛使用;而对于腹泻,多使用氢氧化铝凝胶或易蒙停等止泻药。这些药物的优点是能够较快地缓解症状,但症状易反复。肠紊乱中医通过辨证施治,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胃肠道的机能而缓解症状,效果良好,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