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肛肠病 > 肠炎 > 正文

结段性溃疡型肠炎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6-1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链霉素、杆菌肽、氯霉素、痢特灵对本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首选药物为链霉素和杆菌肽,可经注射、饮水及混饲给药,其混饲浓度为链霉素0.006%,杆菌肽0.005%~0.01%,链霉素饮水浓度为每g链霉素加水4.5Kg,连用3d。   那如何治疗结段性溃疡型肠炎呢?
  本菌能形成芽胞,因此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芽胞对辛酰及氯仿具有较强抵抗力。其卵黄培养物在-20℃能存活16年,70℃能存活3h,80℃1h,而在100℃时仅能存活3min。肠梭菌在厌氧条件下培养的纯培养物具有极高的致病性。
  本菌营养需要丰富,要求严格厌氧。其最适培养基首选为含0.2%葡萄糖、8%无菌马血浆和0.5%酵母抽提物的色氨酸磷酸琼脂或胰蛋白示磷酸盐琼脂;最适pH值为7.2;最适生长温度为35~42℃。
  该菌能发酵葡萄糖、甘露糖、棉子糖、蔗糖和海藻糖,微发酵果糖和麦芽糖。发酵的主要产物为乙酸和甲酸。不发酵伯胶糖、纤维二糖、赤癣糖、糖原、肌醇、乳糖、松三糖、蜜二糖、鼠李糖、山梨醇和木糖等。能水解七叶苷,不水解淀粉,不产生亚硝酸盐,对牛乳无变化,不液化明胶,不消化酪蛋白。
  溃疡性肠炎是由大肠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colinum,又称肠梭菌)引起的。该菌呈杆状,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长3~4μm,宽1μm,平直或稍弯,两端钝圆,芽胞较菌体小,位于菌体近端,人工培养时,仅少数菌体可形成芽胞。
  结段性溃疡型肠炎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疗结段性溃疡型肠炎呢?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