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现有人呕血,丁惠国教授介绍了如下应急措施:1.在急救车到来前,让病人静卧,消除其紧张情绪,注意保暖;2.取头低脚高位,可在脚部垫枕头,与床面成30度角,这样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至心脏,首先保证大脑的血供;3.呕血时,病人的头要偏向一侧,以免将呕吐物误吸;4.呕吐物或粪便要暂时保留,粗略估计其总量,并留取部分标本待就医时化验;5.少搬动病人,更不能让病人走动,同时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呼吸、脉搏;6.吐血时,不能饮水,可口含冰块,并用冷水袋敷在上腹。
消化道出血的表现跟出血量和出血速度有关:一般而言,如果出血量少,出血速度慢,往往以黑便方式排出;如果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病人就会发生呕血,颜色为鲜红或咖啡色。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常伴有恶心、胃部不适、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肤色苍白、尿量减少、四肢湿冷等,严重者出现休克和昏迷。
丁教授介绍,急性消化道出血常见于消化道疾病,如溃疡病、肝硬化等。肝硬化病人因门静脉高压,伴有消化道静脉曲张,如果受到饮酒刺激或较硬食物划破血管,极易造成消化道大出血。此外,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造成消化道出血,如血液病、尿毒症、心衰、脑出血等。
出现呕血老王患肝硬化十年了,一直调养得不错。50岁生日那天,家人为他张罗了一次生日聚餐。酒席上老王破例喝了两杯酒,吃了不少菜。谁知,当晚老王就开始大口大口地呕血,这可吓坏了家里人,大家不知所措,只知道打120。所幸医生救治及时,老王脱离了危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丁惠国教授指出,对于突然发生的消化道出血,正确的院前急救有助于挽救病人生命。
5.止血药物应用如云南白药0.3~0.6g,每日3次口服。
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血时吸入气管内发生窒息。
3.病人烦躁不安、情绪紧张时,,可给予镇静剂如安定5~10mg肌注或口服对止血有效。
2.如有剧烈恶心、呕吐时,应进流质饮食;频繁呕吐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可暂禁食。
1.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或将双下肢抬高30度。
[家庭应急处理]
7.在休克、脑血管意外、大面积烧伤、败血症、颅脑外伤等之后发生呕血,须考虑应激性溃疡。
6.伴寒战高热者须注意急性胆管炎、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5.伴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者须考虑胃癌与胰腺癌。
4.伴皮肤粘膜出血者须注意血液病、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重型肝炎、尿毒症等。
3.伴皮肤粘膜血管瘤或毛细血管扩张者提示可能为上消化道血管瘤或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所致出血。
2.伴蜘蛛痣、肝掌、腹壁静脉怒张者提示肝硬化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伴黄疸者,可见于肝硬化、出血性胆管炎、钩端螺旋体病、重型肝炎、壶腹癌等。
呕血伴随下列症状,有提示诊断的意义:
患者多先有恶心,然后会呕血,继而排出黑便。食管或胃出血多有呕血及黑便,而十二指肠出血多无呕血而仅有黑便。呕出血液的性状主要取决于血量及其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如出血量较少而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由于血红蛋白受胃酸的作用,转化为酸化正铁血红素(hematin),呕吐物呈咖啡残渣样棕黑色,但如出血量大而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则呕吐物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出血失血量不大(少于800~1000ml)时,患者仅会呕血与黑便、皮肤苍白厥冷、头晕、乏力、出汗、脉快、心悸等急性失血性贫血症状 。如出血量大,除上述症状之外还出现脉搏细弱、呼吸加快、血压下降与休克等急性周围循环功能不全症状。
[临床表现]
③急性胃粘膜出血。
②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①消化性溃疡;
呕血的病因虽多,但主要的三大病因是:
尿毒症、结节性多动脉炎、血管瘤、抗凝剂治疗过量等。
4.其他原因
3.急性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出血性麻疹、暴发型肝炎等。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何杰金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2.血液病
(4)胰腺疾病 胰腺癌。
如肝硬化、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性胆管炎、壶腹癌等。
(3)肝胆道疾病
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应激性溃疡、胃癌、胃粘膜脱垂症、胃动脉硬化等。出血常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重,应激性溃疡、胃癌与胃动脉硬化的出血也较严重。
(2)胃十二指肠疾病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裂孔疝、食管外伤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常最严重。食管异物(如鱼骨)刺穿主动脉可引起致命的出血。
(1)食管疾病
1.消化系疾病
[发病原因]
呕血(hematemesis)是指患者呕吐血液,由于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胰腺、胆道)急性出血所致。但也可见于某些全身性疾病。在确定会呕血的原因之前,必须排除口腔、鼻、咽喉等部位的出血以及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