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嘱示例.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三级护理半流饮食中医治法:疏肝泄热,行气和胃,方用化肝煎加减,水煎,1剂/日,分2次服雷尼替丁150mg 2次/日 饭前服吗丁啉10mg 3次/日.临时医嘱血常规大便隐血试验食管滴酸试验胃镜检查乌拉胆碱5mg 皮下注射 必要时用
反流性食管炎吃什么药?拟胆碱药如乌拉胆碱因能刺激胃酸分泌,不宜长期服用,且不可静脉或肌肉注射。
注意事项.抗酸药如氢氧化铝、氧化镁与H: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等同时服用时,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降低。如必须同时使用,两者应至少相隔1小时以上。
胃复安:10~20mg,3次/日。
胃舒平,2片,3次/日。
反流性食管炎吃什么药?其他药物: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食管瘢痕狭窄者。
法莫替丁,40mg,睡前服。
雷尼替丁:150g,2次/日,饭前服。
H:受体拮抗剂:可任选下列一种药物西咪替丁:0.2g,3次/日,饭前服。
氧化镁;0.2~1g,3次/日氢氧化铝凝胶:10~15m1,3次/日,饭前l小时和睡前服。
抗酸药:
抗胆碱药:哌仑西平,50mg,2次/日,早晚餐前服。
西医治疗.拟胆碱药:乌拉胆碱10~20mg,3次/日,也可皮下注射,每次5mg。
乌贼骨粉:3~5g,3次/日。饭前服用。
左金丸:5g,2次/日。适用于肝胃郁热者。
单方验方:
耳针:取神门、胃、食管,中度刺激并留针。
体针:主穴为内关,足三里,备穴为肝俞、胃俞、上脘、公孙。用平补平泻法。
针灸治疗:
法夏10g 厚朴10g 茯苓10g 苏叶6g 浙贝10g 陈皮10g 郁金10g 丹参15g 甘草6g 生姜加减:上述证中,疼痛明显者可加九香虫、三七、木香;反酸明显者选加瓦楞子、乌贼骨。
处方) 半夏厚朴汤加减:
治法)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症) 吞咽不利,呃逆,嗳气,泛吐痰涎食物,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弦滑。
青皮10g 浙贝母10g 白芍10g 丹皮10g 栀子10g 吴茱萸3g 黄连3g 白芨10g 郁金10g JUI楝10g 甘草痰气交阻:
处方) 化肝煎加减:
治法) 疏肝泄热,行气和胃。
主症) 心窝灼热,口苦胁痛,时有泛酸,纳差,苔薄黄,脉弦数。
肝胃郁热: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吃什么药?
一般治疗) 避免胃内容物的返流是本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包括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忌烟、酒和咖啡,卧时床头抬高约20cm,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慢性咽炎及声带炎:由于返流的胃液侵蚀所致。出现咽部不适,痒及干燥感等。
食管狭窄:初期因食管炎症引起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后期则由于食管瘢痕形成而致狭窄。食道钡餐可见狭窄,但边缘规则。
并发症诊断.食管出血:出血是返流性食管炎常见并发症,出血时胸骨后灼热及疼痛更为明显,尤其在进食时,多为慢性少量的出血。
食管癌:进行性吞咽困难,伴吞咽时疼痛,常有消瘦、贫血、恶病质,内镜检查及活检可明确诊断。
心绞痛:以短暂性胸骨后压闷、紧缩或疼痛为主,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心电图见心肌缺血性改变。
鉴别诊断.消化性溃疡:有周期性及节律性上腹疼痛,并有压痛,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胃镜检查可见溃疡。
上述诊断要点中,根据进刺激性食物后剑突下或胸骨后灼热或疼痛等症状可拟诊为本病。胃—食管闪烁显像及内镜检查可以确诊。
内镜检查:可见食管粘膜齿状线模糊、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和胃内容物返流等。活检符合本病改变。
食管X线钡餐检查:部分病人可见粘膜皱壁不规则,紊乱和蠕动减弱,或钡剂从胃返流至食管。
胃—食管闪烁显像:可估计胃—食管的返流量,此法符合生理反应,且诊断率高于上述方法。
食管滴酸试验阳性,食管内pH测定及食管测压阳性。
直立或服用制酸药物疼痛可减轻和消失。
诊断要点.剑突下或胸骨后灼热或疼痛,多发生于餐后一小时内,常因进食辛酸、饮酒或半卧位、剧烈运动诱发。疼痛可放射至肩胛间区。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饮食不节,七情失调,导致肝胃郁热而发病,迁延不愈可致痰气交阻。
返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失调,胃或十二指肠小量内容物经常返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的炎性病变。 本病病因与发病机理未明,可能与进食过多脂肪、饮酒、吸烟、插胃管、反复呕吐和胃潴留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