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肠套叠,根据套叠的部分可以分 为空肠套空肠、空肠套回肠、回肠套回肠、回肠套盲肠、回肠套结肠结肠套结肠(偶见乙状结肠套入直肠)等,其中以回肠套盲肠,即回盲型最常见;小肠套小肠即小肠型较少见;结肠套结肠或称结肠型很少见。空肠上端逆行套入胃内,更为罕见。被套入的肠段进入鞘部后,其顶点可继续沿肠管推进,肠系膜也被牵入,肠系膜血管受压迫,造成局部循环障碍,逐渐发生肠管水肿,肠腔阻塞,套入的肠段被绞窄而坏死,鞘部则扩张呈缺血性坏死,甚至穿孔而导致腹膜炎。
腺病毒感染与发病有关,在感染时回肠远端呈较显着的肥大和肿胀而作为套叠的起点。少数小儿的肠套叠有明显的机械因素,如美克尔憩室、息肉、肿瘤、肠壁血肿(如过敏性紫癜)等作为诱因而成为套叠起点。
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肠套叠发生于无病理变化的肠管,多发生于小儿。小儿肠蠕动活跃,在添加辅食的年龄,可因肠蠕动紊乱而发生肠套叠。小儿的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常合并肠系膜淋巴结的肿大,也可能影响肠管的正常蠕动而致肠套叠。成人的肠套叠多发生在有病变的肠管,如良性或恶性肿瘤、息肉、结核、粘连以及梅克尔氏憩室,可影响肠管的正常蠕动,成为肠套叠的诱发因素。有时肠蛔虫症、痉挛性肠梗阻也是发病因素。
肠套叠( Intussusception )系一段肠管套入相邻肠管内,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80%发生于2岁以下的小儿,男比女多2~3倍。在各种急性肠梗阻的原因中占20%左右,占绞窄性肠梗阻原因的40%。是婴幼儿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套叠多与肠蠕动的方向一致,即近侧肠管突入远侧肠管的腔内,这称顺行套叠,此时近侧肠管称为套入部,呈袖状折叠而成为两层,远侧肠管则包绕套入部肠管,称为鞘部。逆行套叠因强烈的逆蠕动造成,少见,仅占0.5%左右,此时近侧肠管成为鞘部。由于套入部的肠壁形成折叠,血液循环容易受到影响,有坏死的可能,也必然造成套叠以上部位的完全性肠梗阻,产生急性肠梗阻的症状。早期诊治(灌肠或手术复位)则预后好。
儿童肠套叠?儿童肠套叠你了解吗?关于儿童肠套叠,在这里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