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并且合并肠梗阻的患者也很多见。大部分的低位肠梗阻都是由大肠癌所导致的。大肠癌所致的低位肠梗阻的特点不同与高位肠梗阻及非大肠癌所致的低位肠梗阻,所以必须引起重视诊断,才能取得疗效。
此类肠梗阻多为慢性,只有在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致肠腔明显狭窄或突然进食不调或临床处理不当时表现为急性发作。因此其肠梗阻的痛、呕、胀、闭四大症状与高位肠梗阻均不同。
大肠癌所致的疼痛主要是因为肿瘤较大,肠内通过障碍产生的胀痛,而少有小肠梗阻那样的绞痛,而且这种疼痛多数为渐进性;呕吐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大肠癌所致的肠梗阻为闭襻型梗阻,有回盲瓣阻挡,即不到十分严重程度,回肓瓣功能减退时,肠内容物很少返流至小肠,所以临床上少见呕吐。有个别病人可以出现反射性呕吐:一旦梗阻长时期得不到解除,回盲瓣功能减退或丧失,大量肠内容物返流至小肠内,则将出现剧烈呕吐,吐物多具有粪臭样气味;往往出现渐进性腹胀,而且临床上常用的处置难以绥解,腹胀的位置多位于结肠走行区,肠型位于腹部的四周,个别病人可以出现轻重不等的腹膜炎体征,主要是因高度腹胀、大肠黏膜损伤、溃疡、缺血、穿孔或有较多渗出所致;停止排便排气也不如小肠梗阻那样突然、明显。初期仅表现为便、气通过障碍,随肿瘤对肠腔阻塞的加重面加重,其中,缩窄型肿瘤者停止排便排气出现较早。
因大肠癌多发生于老年人,所以一旦出现肠梗阻的症状及体征时,应该想到大肠癌的可能性,进行相关的检查。纤维结肠镜、大肠气钡双重造影、腹部彩超及CT检查均属必要。纤维结肠镜检查对病因的确定十分重要;大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对确定肿瘤的部位、指导手术有肯定的意义,它可以补充纤维结肠镜定位欠准确(尤其对经验不多的结肠镜检查的医生而有)的不足;此外,腹部彩超及CT检查对于病变的程度、肿瘤的原发灶浸润程度以及有否远隔及周围转移等均具重要意义,从而可以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冶疗原则及具体的处理办法。
大肠癌所致肠梗阻的患者随着肿瘤的生长,梗阻症状会逐渐加重,外科医生就是应该把握住每一个患者的特点,进行相关检查,作出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措施,才会在梗阻较早时,使患者得到处置,解除梗阻起到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