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的副作用为"流感样症状",经过一定的处理即可耐受,而且个体的反应差异很大,暂时白血球与血小板的减少均是可逆的,因而在干扰素的使用中,应注意监测血象(白细胞、血小板),尿常规,
肝功能。早期不良反应:用药一周内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流感样表现,如发烧、畏寒、身痛、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较轻时可不予治疗,只须适当多喝开水、卧床休息,一般10日左右症状便可消失。症状重者则须服用些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中期不良反应:用药1个月后有的病人会出现消化道症状,皮肤
过敏样症状或精神症状,如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眩晕、嗜睡或失眠,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等精神症状。所以一般消化道反应较轻者,经2-4周可自行缓解,重者则宜服用促消化药。皮肤过敏者反应一般一周左右可自行消退。失眠者可服用镇静剂,精神症状较重时则应减药,或停用干扰素。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可以逆转、副反应的轻重每个人并不一样,但作为开处方用药的医生,在使用干扰素前一定要给病人讲明利弊,病人一旦用药,就要有承受不良反应的心理准备。
对于丙型
肝炎,目前公认的首选有效治疗药物是干扰素,尤其对急性丙肝的疗效较好,及时应用可防止慢性化发展,而所有的慢性丙肝均应争取干扰素的及时应用。通常给予干扰素300万单位,每周3次,疗程至少3-6个月,最好延长至1年或更长。近期治疗结束时的完全应答率(即转按酶复常和HCV-RNA阴转)为40-50%,加大剂疗效提高有限,而延长疗程则有可能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干扰素作为一种免疫促进剂在临床上使用已趋广泛,目前是治疗乙型和丙型肝炎的一线药,在
肿瘤治疗方面亦起到相应效果。
丙肝治疗副作用?丙肝治疗副作用你了解吗?关于丙肝治疗副作用,在这里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