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琼就这样过了三年。一天,医院的一名医生到财务处找阿琼领取工资时,无意中发现她手背上有一颗“蜘蛛痣”,便问阿琼:“你有肝病吗?”阿琼说没有,医生又问:“你输过血吗?”阿琼仔细回想,想起自己曾经注射过丙种球蛋白,告诉医生后,医生告诉她,要查查有没有丙肝。
出现“蜘蛛痣” 可能肝有事
按照这个标准,阿琼其实属于丙肝高危人群。转氨酶一直正常只说明
肝功能正常,但不代表肝脏没有受到病毒感染,最好再查一个丙肝抗体。
因为1993年以前我国对输血和血液制品没有完全实施丙肝病毒检测,所以1993年前接受过输血或血液制品者被列为丙肝的高危人群。丙肝的高危人群还包括:反复血液透析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共用注射器者; HIV感染者;感染HCV母亲所生的婴儿;针刺、刀伤或者破损黏膜处接触HCV阳性血液者;与HCV感染者有性行为者;曾行介入性诊疗患者(胃镜、内窥镜、牙科器械)、有过文身、文眉、穿耳环孔等。
丙肝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输血、使用血制品,以及使用被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值得注意的是,丙肝的传播途径虽然和乙肝相近,但是由于丙肝病毒的变异快,所以至今没有研制出丙肝疫苗。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陈文莉教授
专家点评:
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潮汕地区的阿琼只有20多岁,在当地一间医院做财会人员。因为体质不好,容易
感冒,她的丈夫买了一支丙种球蛋白给她注射。之后阿琼的体质没有明显好转,但是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医院每年组织的体检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都显示正常,她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放心。
1993年前输过血属高危人群
据悉,今年世界
肝炎日的主题沿用了去年的“我是第12个吗?”,意指全球大约12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慢
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包括乙肝和丙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感染了HCV的群体高达约1.7亿人,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作为丙型肝炎的高发区,我国约有近3800万例丙肝患者,平均感染率为3.2%。下面,让我们来通过一个丙肝患者发病、治疗的经过,来对丙肝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慢性丙肝得不到及时治疗,10%~30%可发展为
肝硬化
●1993年前输过血的属丙肝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