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肝病 > 丙肝 > 正文

患了丙肝怎么办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5-0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在接受采访时专家还中医诊疗网建议,医保部门能否将门诊就能治疗、治愈的丙型肝炎纳入门诊特殊病种,并将治疗丙型肝炎效果较好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等药物的基本医疗费用纳入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这样对引导医、患采用正规的治疗方案,降低参保患者的治疗负担,防止过度医疗,减少反复住院的次数,降低医保费用都有益处。

  根据各国丙肝防治指南,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为进一步提高疗效,美国和欧洲丙肝防治指南上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取代了普通干扰素,并联合利巴韦林成为丙肝治疗的金标准。
  专家提醒门诊就可治愈,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阳性提示两种可能:曾经或正在感染丙肝。对于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阳性个体,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关键,治疗是否及时、规范将对治疗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出于对自身健康管理的长远考虑,中医诊疗网建议要警惕丙肝感染的可能,在体检时,除了肝功能检查外,还应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检测。
  由于丙肝疫苗尚在研究阶段,目前丙肝的预防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来努力。对于社会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血制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管;对于个人而言,要远离吸毒、滥交等不良行为。生活中不要忽视避免与别人共用剃刀和牙刷,文身、文眉要选择正规机构这些健康细节。
  “文身、文眉,甚至修脚修指甲,都是生活中的‘危险’时尚行为。”李教授说,“用酒精棉球擦擦式的‘消毒’,肯定不安全。”
  被忽视原因之三不知文身、文眉、穿耳环孔等皮肤粘膜损伤是丙肝易感因素据专家介绍,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因输血、使用血制品而产生感染,而最近二、三年,包括使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非一次性注射器、牙科器械、内镜等,与丙肝患者共享过剃须刀、牙刷,有过不洁性生活史,曾经有过文身、文眉、穿耳环孔等皮肤粘膜损伤等,都成了主要易感因素。
  由于长期以来对丙肝防治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对丙肝的误诊和漏诊现象普遍存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丙肝报告发病人数逐年上升,2007年已超过10万人。一方面说明经过各方努力,医务界对丙肝的认识不断提高,从而促使丙肝诊断报告率提高。同时这个数字也提示,目前看到的丙肝的感染情况可能只是冰山一角。2007年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丙型肝炎认知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的人对丙肝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有正确的认识。因此,进一步提高相关各方的疾病认知成为目前推进丙肝防治的当务之急。
  被忽视原因之二对丙肝防治重视程度不够李聪智教授跟记者介绍说,他最近收治了一个来自衡山的丙肝病人。一看,还是“老熟人”——2002年曾经到他这里看病,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后转阴回家,当时叮嘱他一定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但是当地基层医生跟他说,丙肝这个病“治不好,也没关系,危害不大”。于是他中断了治疗。到今年,随着病情加重,成了李教授的“新病人”。
  李教授说:“丙肝目前尚无疫苗,感染后发展为慢性丙肝的几率高达50%至85%,其中,20年后10%至15%会转为肝硬化,1%至3%会转为肝癌,丙肝引起肝癌的比例要高于乙肝。”
  湘雅医院传染科的李聪智教授告诉记者,他在临床中经常接诊到一些丙肝患者本身无任何症状,是在单位体检时才发现自己患上了丙肝。而有的患者则直到出现肝硬化症状,才知道丙肝已经在自己身上“潜伏”了数年或者十多年之久。
  被忽视原因之一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在感染丙肝病毒后,大都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很多人也都想知道,患了丙肝怎么办,在急性期通常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当它转为慢性后,很多人在很长时间内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出现,但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一直持续着,直至肝脏出现硬化或恶变成肝癌后才可能出现相关症状。因而,丙肝被视为“沉默的杀手”。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