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肝病 > 丙肝 > 正文

丙肝HCV检测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2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加强HCV检测尤为重要

        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尚未成功,所以对广大民众来说,预防和开展预防教育极为重要,对医护人员来说必须防止HCV的医源性传播。目前,一些大医院已经重视在输血前、术前和某些有创检查前进行抗HCV筛查,以避免在病人之间以及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传播。但绝大多数医院还没有做到,这对于预防HCV传播、降低医源性感染是十分不利的。EIA检测抗-HCV是诊断丙肝的首要检测方法,PCR法测定HCV RNA也非常有效。但要注意,患者在急性感染后有大约8周的“窗口期”,这段时间内无法检测到抗体。应该强调,只有重视HCV检测,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预防。从长远利益上讲,也能节省医疗资源、减少医疗支出。

      丙肝HCV检测   我国HCV感染流行强度不容低估

        目前,许多临床医师遇见患者血清ALT水平升高,只注意检查HBsAg,很少会考虑到检查HCV病毒标志。对与HCV感染有关的疾病还远没有得到临床上的广泛重视,这是一个误区。

        HCV感染不仅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丙型肝炎,而且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一点与慢性乙型肝炎相似。但是,HCV感染与HBV感染有明显的区别,除了上述临床表现外还有许多特殊之处。例如HCV感染与脂肪性肝炎、肝源性糖尿病、B细胞淋巴瘤、扁平苔藓、冷球蛋白血症有关,特别是HCV相关的脂肪性肝炎、肝源性糖尿病尤其应引起重视。

        HCV传播是可以控制的

    丙肝HCV检测     我国的慢性丙肝治疗状况不容乐观

    丙肝HCV检测    需加深对HCV感染引发疾病的认识

        慢性丙肝的治疗方案和疗效判定标准较慢性乙肝更为肯定、清楚、明确。干扰素抗HCV在慢性丙肝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干扰素与利巴韦林的联合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抗病毒的疗效,堪称是抗HCV治疗的一个里程碑。临床研究证实,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抗HCV治疗的首选方案。但是,我国的慢性丙肝患者究竟有多大比例可以得到这种最为合适的治疗?对此,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对HCV检测和治疗不够重视。

        全世界大约有1.7亿人感染HCV,中国早期局部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虽然国内缺乏大范围、具有普遍意义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从HCV传播的途径和规律来推算,中国HCV感染人数不是一个小数目。

        许多国家都已经出台了丙型肝炎治疗“共识”或“指南”。我国也即将出台“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这对规范我国丙肝诊断、治疗和预防将起到积极作用。我们相信,随着“指南”的出台,会使当前这种对丙肝疾病认识不足和治疗不规范的局面得到改善,使更多的丙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90年代初期才有HCV的筛选方法,通过对献血员HCV筛查使输血传播HCV逐渐减少。但也应看到,其他传播途径如静脉吸毒、性乱、母婴垂直传播等在我国也是存在的。因此,我国HCV感染流行的强度不容低估。

    乙型和丙型肝炎是造成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每年约导致30万人死亡。初步估计,我国每年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直接医疗费用约为260亿元,丙肝的经济负担为117.26~215.59亿元。由此可见,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上一篇:丙肝传播途径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