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的核心基因及其成药性的发现和功能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院合作,借助其提供的抗plscr1抗体和相关表达质粒系统,围绕低氧和磷脂爬行酶(plscr1)在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开展研究。该研究载白血病分化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发现。
研究利用四环素-关闭基因表达系统和rna干扰技术发现了plscr1的抗白血病作用;建立了低氧诱导aml细胞分化的新模型,并对其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提出了低氧诱导因子1(hif-1)通过和c/ebp、aml1等分化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在aml细胞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研究组还发现了纳摩尔水平的nsc606985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并利用小鼠模型初步研究了nsc606985的抗白血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药物对于治疗白血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潜力。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开拓了新的学术生长点,推动了对白血病细胞分化机制的认识,对于阐明白血病细胞分化信息传递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白血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传统治疗方法是化疗、放疗以及手术为主,虽然能使大部分患者病情缓解、生存期延长,但是5年内无病生存率仍然很低。我国学者所开创的诱导恶性细胞分化、凋亡的新途径,在白血病治疗中崭露头角,得到国际血液界广泛关注,同时,也推动了该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另外,在10月22日的美国《自然—生物工艺学》杂志网络版上,来自日本理化研究所石川文彦等人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称,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疗后容易复发的原因是白血病干细胞分裂缓慢,从而躲过了抗癌药物的攻击。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对丧失免疫能力的实验鼠注射了人类白血病患者骨髓的白血病细胞。分析结果发现,样本中部分细胞虽然原始数量极少,但能大量增殖并引发白血病。
研究人员给上述发病的实验鼠注射抗癌药物,后来增殖产生的白血病细胞多数死亡,而最早注射入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