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隐睾发病的根源:隐睾的发生率约为千分之一,其中双侧隐睾占10-20%。正常情况下阴囊壁能调节局部温度使略低于体温,以维持睾丸的正常功能。未下降的睾丸停留在腹膜后,受体温影响,1岁以后就出现超微结构变化,2岁后基本丧失生精能力。青春期后,绝大多数隐睾发生萎缩,如系双侧,会影响生育能力。
治疗并不困难。如果体积不大,是自己或体检时偶然发现的,平时毫无症状,则无需治疗,只要向患者进行详细地解说和教育,解除思想顾虑即可。如果附睾囊肿造成并发症或成为病人焦虑的根源时,就应予以手术切除。过去采取的单纯抽液并注入硬化剂使囊肿缩小的措施并不可靠,常可复发或造成感染,给将来的手术带来困难,故现在多主张手术切除。由于手术很小,病人不会有很大痛苦。一个很小的阴囊切口足以移动、分离和切除囊肿,手术效果往往很好。手术时医生将仔细把囊肿与睾丸和附睾分离开,然后完整地把它切除。手术时医生会尽量仔细小心,以免压迫和破坏睾丸的血液供应或破坏附睾与输精管的连贯性。如果囊肿是开放的或术前抽吸过,液体将呈现稀薄、白色或混浊状,在显微镜下检查进可见不活动的精子。附睾囊肿手术切除带来的并发症很轻微,也很少见,包括阴囊血肿,不育症(如果切除了附睾),如果睾丸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可以出现睾丸萎缩。不再需要生育的中老年患者,可以接受小剂量X射线局部照射,既能促进囊肿萎缩,也无明显副作用。
附睾囊肿往往是在常规体检时偶然发现的,也可能是患者在洗澡或自我检查阴囊内容物时发现的。如果附睾囊肿的体积相当大,配偶可能是第一个发现它的人,这多见于双方从事性活动时。附睾囊肿也可以是多个并存在于阴囊的两侧,也可能涉及一侧附睾。它们通常是毫无症状的,但如果它们的体积特别大,就会引起睾丸疼痛、迫使病人寻求医治。作为一个无痛的阴囊肿物,在鉴别诊断时必须考虑到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附睾结核、附睾肿瘤、睾丸肿瘤等其他肿块存在的可能性。
附睾囊肿(epididymalcyst)又称精液囊肿(spermatocele),好发年龄为20~40岁。其发病原因可能系输精管阻塞而导致精液积聚。附睾囊肿发生的常见部位是附睾头部,而体部及尾部很少发生,它起源于睾丸网输出小管的上皮细胞,直径常数毫米至数厘米,可为单一囊腔或分隔多腔,但以单发多见。囊液内常含有精子。临床表现多有阴囊坠胀感,无特殊不适,病变发展缓慢。附睾头部可触及一圆形或卵圆形肿物,表面光滑,无压痛,囊性感,与周围组织界限分明,无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