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坐在床上,两腿向前平伸,脚尖朝天,自腰以上身体挺直,两手掌置于两膝盖骨,此为预备式。然后分成三个动作:首先两手握拳,将两拳缩回紧贴于左右肋下,肘尖尽量伸向后方。其次再将两拳分开,掌心朝天,由两耳旁向上直托,类似举重物,两臂伸直,两眼仰视两手背。最后再低头弯腰,将两臂向前伸直,使手指碰到脚趾尖,注意两腿要伸直不可弯曲。之后回复为预备式,身体正坐、两手置于两膝盖。每日早晨起身前及晚上就寝前各作一次,每次至少作三十遍,可逐步增加至七十遍。动作宜慢,每分钟作五遍。持续做二至三个月。
外治疗法五白散敷脐:五倍子10克,白芷5克,共研极细末,以醋及水各等份调为面糊状,临睡前贴肚脐,外敷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一次,连用5日。
肾虚不固加命门、足三里、三阴交。
心脾两虚加三阴交、神门、足三里。
湿热下注加太冲、阴陵泉、三阴交。
肝火偏旺加太冲、丘墟、太溪。
阴虚火旺加三阴交、太溪、太冲。
心肾不交加心俞、神门、内关。
瘀血阻滞:遗精日久,少腹及会阴胀痛不适,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沉细涩。治法宜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方药可选用血府逐瘀汤针灸疗法常用穴:关元、中极、气海、肾俞。
肾虚不固:久遗不止,甚则滑精,腰膝酸软,伴形寒肢冷,阳萎早泄,夜尿频数或小便不利,面色恍白,发落齿摇,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法宜温肾益精、固涩止遗。方药可选用右归丸合金锁固精丸。若虚寒症状不明显,可用班龙丸。若以肾阴虚为主,可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饮。
脾虚不摄:遗精频作,劳则加重,甚则滑精,精液清稀,伴食少便溏,少气懒言,面色少华,身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虚无力。治法宜益气健脾、摄精止遗。方药可选用妙香散合水陆二仙丹。若以中气下陷为主,可用补中益气汤。
湿热下注:遗精频作,甚则精滑黏浊,阴囊湿痒,伴小便短赤,淋沥不尽,胸胁苦满、口苦纳呆,大便黏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法宜清热化湿。方药可选用萆薢分清饮或八正散。若偏于肝胆湿热,也可用龙胆泻肝汤。此证忌用补涩之品。
肝火偏旺:梦中遗精,阳事易举,烦躁易怒,伴胸胁不舒、口苦咽干、大便干燥、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宜清肝泻火。方药可选用龙胆泻肝汤或化肝煎。
辨证施治君相火旺:心烦多梦,梦则遗精,阳事易举,伴头晕耳鸣、心悸怔忡、面赤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治疗宜清心安神、滋阴降火。方药可用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若遗精频繁心神不宁者,也可改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若以阴虚火旺为主,可改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
辨证施治同时还要考虑到原发病,如果是尿道炎、精囊炎、前列腺炎等炎症,要以清热解毒为主。若是神经衰弱,又应当以镇静安神、疏肝解郁为主。
久病或年老体衰者,以正虚为主,多见脾虚不摄、肾虚不藏。治疗当以益气健脾、补肾固精为主。使用补涩之法时,用药也要注意兼顾有无虚火或湿热。
中医治疗初期及青壮年患者,以实证为多,多见心火亢盛、或肝火偏旺、或湿热下注。治疗可分别采取清心泻火、清肝泻火、清利湿热的方法。忌用固涩之法,以免邪留体内。即使遗精频繁发作,已出现正虚的症状,也应当采取清泻与补涩兼用的方法。
以中医治疗及生活调节为主。
注意生殖器的清洁卫生,包皮过长应早日手术。内衣、衬裤要勤洗、勤晒、勤更换。睡眠时尽量侧卧以减少阴茎被刺激和压迫的机会。
3、抗菌治疗:有尿道炎、精囊炎、前列腺炎等原发病者,可用抗生素治疗原发病。
2、激素治疗:易发生性冲动者,可适当使用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