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结核治疗原则与肾结核相同,早期可采用药物治疗,若治疗效果不明显或病变扩大,有脓肿形成,则可行附睾切除,手术前后应进行抗结核治疗,术时应尽量保留睾丸,若睾丸有病变,病变靠近附睾,则可连同附睾将睾丸部分切除。
附睾结核应与慢性附睾炎相鉴别。慢性附睾炎疼痛较明显,增大的附睾不如结核硬大,很少形成局限性硬结,不形成窦道,无输精管串珠改变。丝虫病所形成的硬结则位于附睾及输精管周围,可资鉴别。
附睾结核病程较慢,附睾逐渐增大,多无明显疼痛,肿大的附睾与阴囊粘连或形成寒性脓肿,破溃成为窦道,经久不愈。个别患者起病急骤、高热,局部肿胀、疼痛,类似急性炎症,炎症消退后,留下附睾硬结或破溃流脓。检查可扪到肿大的附睾,质硬、有结节感,与皮肤粘连,压痛大多不太明显。输精管增粗,呈串珠状。直肠指检,前列腺有硬结。
附睾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多继发于肾结核。结核杆菌首先侵犯前列腺及精囊,然后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尾,附睾结核也可经血行感染,病变多在附睾头,可进一步扩展至睾丸,引起睾丸结核。近年认为附睾尾部血运丰富,附睾尾结核亦可由血行传播。
临床上最明显的男性生殖系结核是附睾结核,从病理检查的结果来看,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前列腺,附睾结核的原发灶可能在前列腺,附睾尾部的结核,一向认为是经前列腺、输精管逆行感染所致,血行播散的可能性也很大。有时附睾结核为患者唯一的症状,泌尿系造影检查和尿结核菌培养均为阴性,而附睾病变及窦道中可培养出结核杆菌。故附睾结核究竟是来自泌尿生殖系结核还是主要由原发感染经血行播散引起,还存在争论,二者均可引起,但以何者为主,尚待进一步研究。
光镜下早期病变可见附睾小管内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及大量的结核杆菌,继之出现小管坏死,形成肉芽肿、干酪样变及纤维化。偶可于附睾内见到精子肉芽肿。血行播散时,病变先位于附睾间质内,可见多个粟粒样微小的肉芽肿,然后侵犯附睾管。附睾内的干酪样变很快蔓延到附睾之外,与阴囊粘连,形成冷脓肿,经久不愈。
附睾结核的致病菌为结核杆菌,结核菌属于分枝杆菌,对人有致病性者主要为人型及牛型杆菌。结核菌细长,稍弯,两头微钝,发育生长期多呈分支状,有时呈丝状、棒状。人型结核杆菌,严格需氧,主要寄生于细胞内,不易染色,但经品红加热染色后,使用酸性酒精冲洗亦无法使之脱色,故称为抗酸杆菌。细菌在不利条件下也可出现变型,失去细胞壁,故称之为L型结核菌。结核茵生长缓慢,每20~24小时才繁殖一代,抗生素对繁殖生长的结核菌有效,不繁殖的结核菌,代谢不能被抗生素阻断,在应用抗生素时也能存活。
附睾包块?附睾包块你知道吗?附睾包块你了解吗?又称结核性附睾炎,是最常见的男性生殖道结核。一般认为附睾结核是泌尿系结核的一部分;附睾结核常伴有前列腺结核或精囊结核。结核菌通常由肾到前列腺、精囊,再到附睾;也有部分通过血行感染所致。附睾结核的主要后遗症是附睾管和近端输精管不全或完全梗阻,可表现为少精或无精,而导致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