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癌
在美国、加拿大,环切作为医疗的一部分出现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到1970年,约40%的加拿大人和80%的美国人在出生后不久即行男性包皮环切术。
尿路感染
性及心理上的问题
1971年,因缺乏环切有利于健康的证据,美国儿科学会开始反对新生儿常规行男性包皮环切术。到80年代中期,环切率减少到60%。
目前,全世界大约25%的男性接受了环切,大多数集中在美国、加拿大、中东国家和亚洲穆斯林人口,和非洲的大部分。但是关于手术的程序及其对健康的利与弊尚存在争论。我们来回顾一下目前关于环切和健康关系的知识。
环切相关的并发症
宫颈癌
包皮的异常:
综上所述,大量的证据表明环切对于HIV感染,阴茎癌,尿路感染和溃疡性STD有保护作用。尽管我们几乎找不到科学的证据说明环切会对性、心理、和情感上的健康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但与环切相关的手术风险是存在的。对于某一群体,是否应建议男性施行环切,要在评价与包皮相关的疾病的发生和危险性及环切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后再决定。从目前可靠的信息来看,应对男性环切的效用和好处作进一步的分析。尽管对于为了降低感染上述任何某一种疾病而建议环切的观点可能尚有争议,但是,如果考虑到可以降低这些疾病的共同危险性,则应强迫性执行环切。
男性包皮环切术:对健康利与弊的评价
如果病人的问题(包皮过紧)是由严重的心理抑制(如阉割焦虑)所引起,那么就不要做包皮环切术。有些人勉强接受了手术,但事后发现它并未使他们的回避行为得到改善。医生应该认识到病人的某些心理抑制会以躯体症状的方式表达出来,但临床医生往往对躯体症状后面潜伏的心理危机缺乏认识和思想准备,他们只看到外科医生在处理包皮这类问题时的立竿见影的作用,却没有充分判断手术的利与弊。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但也有观点对环切的必要性提出质疑,主张慎重对待此事,除非必要、或至少无害时才应实施这一手术。有人总结了就包皮问题前来进行性咨询的年轻男子的情况,结果发现真正的包茎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包皮过紧,而这些包皮过紧的患者并不存在局部的病理改变,也不是非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不可,所以手术就并非必要了。现在认为包皮环切术的指征应该是真性包茎和龟头或包皮反复感染者。而当前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禁忌证包括:包皮过紧伴发性功能障碍,因恐惧情绪造成的“包皮过紧”。
宫颈癌几乎可以说是性传播疾病,由HPV引起。生态学上有大量证据表明,性伴侣若为非环切男性则易患宫颈癌,若为环切男性则发病率相对降低。另外,来自印度的1项调查报告说,在一生只有一个性伴侣的女人中,宫颈癌的发生与丈夫婚后一年内不行环切有明显的关系(危险系数RR:4.1)。尽管宫颈癌,阴茎癌差不多是同一病原体所引起的,且阴茎癌与包皮的存在有明确的关系,但就宫颈癌而言,男性性伴侣行环切是否有预防作用,尚有待证明。
一些人认为男性环切将对心理、情感、及性方面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但此种说法只有一些无对照的数据而缺乏科学的证据。在英国有一项开始于1946年的纵向研究,它对5000多人从出生到27岁进行了随访,结果表明环切与非环切的男性在生长发育和行为表现上没有差别。尽管一些人坚持认为环切对性满意度有影响,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几乎没有。在美国一项关于女性如何看待男性环切问题的调查中,87%的成年女性表示更喜欢环切后的阴茎,当问她们为什么喜欢与一个环切的男性做爱时,以白色人种的美国女性为主的被调查者中,90%的人回答说:“它看起来更性感“。在以未环切男性为性伴侣的女性中,50%的人表示更喜欢与环切的男性做阴道性交,如果把口交也考虑在内的话,则上述的比例会更高。在通常不行环切的乌干达部落中,妇女表示她们能从环切的男性中得到更多的性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