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壮医 > 正文

壮族医史大事年表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1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1959年 覃保霖著《陶针疗法》,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62年 9月26日,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成立。

1965年 在周恩来总理倡仪下,把"僮"改为"壮"。

1982-1986年 当代壮族名医班秀文教授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3年 广西中医学院成立了壮医研究室,并设壮医门诊部。

1984年 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第一次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决定成立以壮医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提高为主要任务的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并上报国家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批。

1985年 5月31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国科发综字[1985]524号文件批复,正式批准成立我国首家省区级民族医药研究机构--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批复中明确指示:该研究所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是"运用传统和现代的方法及手段,对壮医药、瑶医药进行发掘整理、研究提高"。与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相继成立的还有广西柳州地区民族医药研究所和广西百色地区民族医药研究所。这两个地区级民族医药研究所也是以壮医药的发掘整理为己任的。

9月,广西中医学院开始招收我国医学史上第一批壮医史研究生。

1986年 1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办函[1986]277号文批准将南宁地区医院改建为广西民族医院,并将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设在该院内。广西民族医院和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被列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建设项目。

3月,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主编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获广西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结束了壮医药没有专著的历史。

6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民族古籍整理的指示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及有关地、市、县卫生局成立了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整理小组及办公室,挂靠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中医医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领导和统一部署下,组织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壮医发掘整理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2月4日,国家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同志视察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

12月中旬,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在南宁主办召开了全区首届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会。

1987年 1月5日,区科协学字[1987]02号文,批准成立广西民族医药协会,挂靠在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

1988年 4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创办《民族医药报》(试刊),国内统一刊号:CN45-0047,1989年1月5日,该报 在南宁市正式创刊,国内公开发行。

12月,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基建完成,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1989年 3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在南宁西园饭店亲切接见和宴请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负责同志和部分民族医药专家,并合影留念。

5月21日~23日,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在南宁召开"壮医药线点灸经验交流暨研究会成立大会"。

11月26日-29日,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处在南宁主持召开"全区民族医院工作暨第二届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会"。

1990年 黄瑾明教授应邀赴京参加百名中医专家特邀门诊,运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诊。

1991年 3月19日,国家卫生部部长陈敏章视察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并题词:"为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学做贡献"。

5月,黄汉儒主任医师率领由5人组成的广西民族医药代表团应邀到越南谅山、河内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

1992年 11月5日-7日,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在南宁主办召开"第三届广西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会",以威昌博士为团长的泰国生药学会和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药学院代表团应邀参加学术交流会。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