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壮医 > 正文

壮族社会历史及其与壮医药的关系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0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6.四方木灸法

本法是取四方木皮500克,战骨500克,红花100克,加入60%~70%乙醇300毫升,浸泡15天,取出四方木皮晒干备用。药液经过滤去渣即为"治骨酊"。使用时,用纱布2~3层浸湿治骨酊后,平敷于病位并盖厚皮纸一张,将四方木皮烧至全层二分之一着火,叩打在厚皮纸上,打至局部发热,叩打至纱布药液干为合适。如冯礼华等用本法治疗骨质增生583例。结果:显效率70.5%,总有效率95.9%。

7.壮医鲜花叶透穴疗法

本法是将鲜花或鲜叶置于所选治疗穴位上,用燃线香或点燃的药根枝,隔花叶灸灼,通过鲜花芳香之气,绿叶浓厚之味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一种疗法。覃保霖等用本法治疗痹症200例,采用炷香隔月季花瓣点灸,辨证加鲜叶配合治疗,热痹加银花藤隔黄皮叶点灼,风痹加桃枝隔枫叶点灼,痼痹采用综合治疗为宜,选用柳枝或桑枝点火,隔桔、榕、槐、樟、羊蹄甲叶点灼。结果治愈率82%,总有效率为95%。

8.水火吹灸疗法

该疗法治疗疖肿是将清水喷淋于疖肿面上,然后用艾条对着疖肿熏灸,一边灸一边用嘴对着肿面吹风,待肿面水干后再喷再灸,反复数次的一种治疗疖肿的外治法。如杨永俊用水火吹灸合狐胆涂抹治愈疖肿34例。其法用冷开水喷淋于疖肿面上,取艾条在肿面上施灸,徐徐吹风,重复施灸,每天2次,每次15分钟,吹灸术后用狐狸胆汁涂抹。对照组28例用青霉素肌注。结果:治愈时间对照组平均3.178天,吹灸狐胆组平均2.71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9.壮医熨浴疗法

壮医熨浴疗法是将药物装入布袋包好,放入水加热煎煮后,将药布袋趁热(以不烫起泡为度)反复熨烫患处或特定部位,然后用药水浸洗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本法具有祛风湿、活血舒筋、散寒止痛、祛淤消肿的作用,是治疗痹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吕琳等用壮医熨浴疗法治疗痹病10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风湿性关节炎46例,风湿寒性关节炎53例),获总有效率91.47%的满意疗效。具体方法:伸筋草20克,丢了棒30克,山霸王30克,十八症30克,棵独实30克,红鱼眼30克,枫荷30克等粉碎,药粉装入布袋包好,先浸入1500~2000毫升水中,20分钟后加热煎煮,沸后15分钟,将药袋趁热(以不烫起泡能适应为度)反复熨烫患处及相应关节,15分钟后再用药水浸浴患部及相应关节。每天1~2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6个疗程。经实验室检查,治疗后ESR及ASO有所下降。

10.壮药外洗(熏洗)疗法

壮药外洗在壮族民间是极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采用多种药物煎水洗浴或熏蒸以治疗外感症、内伤症、风湿症、麻痹症、急痧症等临床各种疾病,疗效确切。如农支用壮药走马箭全身熏洗配合敷脐治疗小儿急性肾炎30例,血压、水肿、血尿、蛋白尿、肾功能等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甚至恢复正常,有效率达96%。方法:①生走马箭500克,捣烂加水3000毫升煮沸,待温度适宜趁热熏洗后入寐,盖被取微汗;②另用生走马箭100克,柑果叶10克共捣烂敷于脐部,纱布包扎,每天1换,7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嘱高糖低钠清淡饮食。黄运拼采用本法治疗女阴瘙痒症33例。方药组成:大叶桉(鲜)、五色花叶(鲜)、大风艾(鲜)各50克,青蒿30克,小飞杨、杠板归各20克,苦参、蛇床子各15克。趁热先熏后洗再坐浴,每天2~3次,结果全部治愈,近期疗效令人满意。黄崇巧等报道采用具有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壮族民间草药,自拟"消痒洗剂"(野胡萝卜子、三角泡、苍耳子、马缨丹、杠板归),先熏后洗,治疗女阴瘙痒症患者106例,治愈83例,好转22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78.3%,总有效率99.1%。黄瑞松等利用大风艾等壮药研制而成的壮药"童热清浴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20例,并设60例小儿服用热速清口服液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120例,治疗2天内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60例,治疗2天内总有效率为81.7%,两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户《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认为本法使用方便,小儿易于接受,临床显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吴振东等采用壮药熏洗法治疗创伤性骨化性肌炎178例。熏洗方:八角枫100克,吹风散50克,抽筋草60克,香茅40克,鹰不朴50克,鸡血藤50克,战骨100克,大力王50克。先熏后洗,每天1~3次。结果总有效率达98.3%。

上一篇:壮医药膳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