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三)外治其他疗法
1.壮医刮疗法
使用器具(如瓷碗、骨弓等)或药物在病人身上进行刮治的一种方法。方法是取茶油或醋,涂在刮具上,然后由头颈部向下,先躯干,后四肢,由近端向远端顺向刮(禁止逆向或横向刮)。刮的动作要求轻柔有力,以病人有酸、胀、麻、轻度疼痛的轻快感为度。刮的程度以皮肤出现微微红晕为宜。此法具有宣通透泄,发散解表,舒筋活络,调整脾胃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痧病、中暑、外感及肠胃疾病等病证。
2.药刮疗法
用药物作为刮具在病人身上直接刮擦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常用的药刮法有:①卜芥或野芋头刮法:将鲜卜芥或野芋头煨热,切去一小片,以切面趁热刮治。②水兰青刮法:将鲜水兰青洗净捣烂,用薄布包好刮全身。③鸡蛋、香葱加银器刮法:先把鸡蛋煮熟取出蛋白,加葱数根捣烂,银器一枚以薄布包裹擦全身。主治小儿高热。④柚子叶刮法:将鲜柚子叶l00克,紫苏100克,香茅50克,黄皮叶100克叨碎捣烂,大米50克泡水1分钟取出和上述药用布包后擦全身。多用于治疗痧病。
3.药物熏蒸疗法
通过燃烧药物的烟火气或煮药的蒸汽熏患处,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烟火熏法常用青蒿、五月艾、五指风、干黄牛粪、硫磺晒干后,混合捣成粗粉,置于空桶或地穴中燃烧,使之冒浓烟及热气熏烘患处。此法多用于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足跟痛。蒸汽法所用的药物可根据病情选用。如风寒感冒,用生姜、葱白、柳树枝、桂枝、荆芥各等量,共煎汤熏蒸头面部或全身,得汗而解。
4.药物熏洗疗法
用药物煎汤,趁热熏蒸皮肤或患处,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再行沐洗的一种方法。此法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腰腿痛、风湿关节痛、皮肤病等。选用的药物可根据病情而定,如治风湿关节痛、腰腿痛、陈旧性外伤等可选用透骨
草、海桐皮、香樟木、两面针、柚子叶、柑果叶、大罗伞、小罗伞、宽筋藤等药。
5.佩药疗法
选用药物佩挂于人体一定部位,利用药物的特殊气味,以达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法。起源于古代的"卉服"。主治急性乳腺炎、腹股沟淋巴结炎、急性结膜炎、小儿疳积、小儿口疮、慢性病以及避孕、防病保健等。如佩挂勾办、红蓼、桐花、琼楠、婆罗门皂荚、古柯,有散寒、祛湿或清热、镇痛之效。以鲜白花丹叶捣烂,装入小布袋,佩在鬓际,可治急性结膜炎。对于慢性病、小儿体弱多病,选用馥郁透串性药,以丝线串系,佩挂于颈项或戴于手腕,有保健防病作用。最近还发掘研制出了以壮药为主的"香囊"、"药物文胸"。
6.药锤疗法
是壮医外治法之一。药锤制法:用杉树或苦楝树枝一截,锯成直径3~4厘米、长8~9厘米,并在中间打一直径为12毫米的小孔,孔内装一条长42~45厘米的竹柄,然后用适量棉花放入药锤粉5-10克,用布包在锤子的一端扎紧即成一个药锤。药锤粉用水泽兰、九里香、大风艾、七叶莲、九爪龙、两面针研粉后和少量冰片、樟脑配制而成。使用时用药锤直接捶打于病变部位或穴位上,其强度以病人能忍受为宜,主治风湿性腰腿痛、肩周炎等。
7.敷贴疗法
是用中草药贴于人体某部位或穴位上,通过药物的刺激,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法。常用的敷贴疗法有草药外敷法、穴位贴药法、药膏药散外敷法等。选用的药物和部位(穴位)可根据病情而定。
8,点穴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