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壮医 > 正文

壮族医史大事年表(上)(1949年前)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1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1437年 怀远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在韦朝振的率领下,开展夺田斗争。

    1578年 李时珍历时27年著成《本草纲目》,全书52卷,收载有药物1892多种,附药图1 100多幅,药方11 000多个,其中载有大量的壮药,最著名的有田七(又名三七),认定为"止血、散血、定痛"之要药。

    1580年 忻城和上林一带的周安、思吉、落扛、古卯、罗墨、古钵、古蓬、都者等8寨壮族人民举行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声势浩大,前后延续100多年,终为明王朝重兵镇压。

    1765-1802年 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总结了1802年以前我国药物学的成就,载药921种,其中716种是《本草纲目》所未载或叙述不详者,其中收载了著名的壮医解毒药--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这两种药在当时即已作为贡品上贡朝廷。

    1821-1850年 忻城县土司衙署(现仍保存完好)西侧曾建起一栋"大夫第",内设诊室、药房,统理莫氏土司衙署大小官员及其眷属的保健事务,同时也兼理一些民间疾患。医官由"土人"担任。

    1851年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在桂平县金田村爆发。9月15日,冯云山、萧朝贵率领太平军围歼驻扎在平南官村的清军。年底,洪秀全在永安下诏褒功,封东、西、南、北、翼五王,壮人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分别被封为西王八千岁、北王六千岁、翼王五千岁。

    1877年 北海被开辟为对外商埠。

    1903年 靖西人曾汝璟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时人称之为"边地先觉"。

    1907年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发动钦州、廉州、防城和镇南关起义。广西省在桂林开办"土司学堂",专门培训地方土司。清朝政府在壮族地区实行"弹压制度"。

    1911年

    4月,壮族志士韦云卿、韦统淮、韦统铃、韦树模、韦荣初等参加广州"三·二九"起义,牺牲,安葬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11月,广西宣布独立,陆荣廷执掌政权,是为旧桂系统治之始。

    民国期间 在广西南宁设有"南宁高级中医职业学校",为当时全国惟一一所公立中医学校,开设有草药科,有培植中草药的小药园,还有小药厂。培养了一代名医,包括壮医,如班秀文、王鉴钧等壮医专家。

    1921年秋 湖南江华县小圩壮族教师韦汉参加中国共产党,为壮族最早的共产党员。

    1922年 壮族农民领袖韦拔群在东兰县组织"革命同志会",开展农民革命运动。

    扶南(今扶绥县)人曾平澜留学日本,是已知壮族最早的女留学生。

    1924年 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黄绍蛇执掌广西军政大权,是为新桂系统治之始。

    1925年 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建立党组织。

    1928年 中共广西省委在南宁召开第-次代表大会。

    忻城土司改流。

    1929年 中共广西省委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

    12月11日,百色起义胜利,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政委。

    1930年 2月1日,龙州起义胜利,建立了红八军,俞作豫任军长,邓小平兼任政治委员。

    10月,红七军从河池出发,北上中央苏区。

    1939年 中共广西地下党推行组建"广西学生军"、"战工团"等各种社团进行抗日救亡运动。

    12月,壮族儿女配合杜聿明部在昆仑关重创日军,史称"昆仑关大捷"。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